[发明专利]一种水工构筑物地基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1946.X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剑祥;林志捷;薛宏伟;邓凯;陈少梅;许少雄;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54 | 分类号: | E02D3/054;E02D3/0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工 构筑物 地基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水工构筑物地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海床上水工构筑物的安装位置开挖一条基槽,并在基槽的底部留置足够厚度的原状砂;
步骤二,向基槽内抛砂,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2.1,将一抽砂控制平台通过八字锚固定在岸边砂堆边上的水面上,抽砂控制平台的前端铰接一根抽砂管,抽砂管的前端连接抽砂泵,使抽砂泵伸到砂堆上提前挖好的砂泵放置坑内,抽砂控制平台上设置卷扬机,并在抽砂控制平台的前端安装一三角架,卷扬机的拉索绕过三角架顶端的定向轮连接在抽砂管的中部,使抽砂泵通过拉索上下摆动;
工序2.2,将一抛砂平台通过八字锚固定在基槽的抛砂位置的水面上;抛砂平台的前端铰接一根吹砂导管,抛砂平台的前端也安装一三角架,该三角架的顶端连接一手动葫芦,手动葫芦上的吊索连接在吹砂导管的中部;
工序2.3,将一根吹砂管通过助浮装置漂浮在水面上,吹砂管的一端通过一小段软管与抽砂管连接,吹砂管的另一端通过一小段软管与吹砂导管连接;
工序2.4,启动抽砂泵,使抽砂泵将砂堆里的砂源源不断地依次通过抽砂管、吹砂管和吹砂导管输送到基槽内的抛填位置,直至基槽内的换填砂达到设计标高;抛砂平台采用RTK技术定位,并通过绞动锚绳或配合小船的推力进行移位;
步骤三,将履带吊放置于平板驳上;
步骤四,采用振冲器对基床的地基进行振冲加固,振冲的宽度为基槽的底部宽度加两侧各外扩5m,振冲的厚度为基槽内换填砂的设计标高至原状砂的底标高;进行振冲加固时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4.1,将振冲器挂在履带吊的主钩上,并在平板驳的甲板上画振冲孔的间距标记线,并制作多根与振冲孔的间距匹配的标记杆,振冲孔的间距为2.5m,并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平板驳的甲板上的标记线确定初始的振冲孔的位置,并利用履带吊和标记杆调整好振冲器的位置;打开振冲器的水源和电源,检查振冲器的水压、电压和空载电流是否正常;
工序4.2,启动履带吊的主钩,使振冲器以1.5m/min的速度沉入初始的振冲孔的砂层,并观察振冲器的电流变化,电流的最大值不得超过振冲器的密实电流,当超过振冲器的密实电流值时,必须加大水压,若电流仍然过大要停止下沉,分析原因;
工序4.3,当振冲器下沉到距设计深度0.3~0.5m时,减小水压,并留振一设定的时间后提升振冲器,在留振过程中一旦电流升高至密实电流即提升振冲器;
工序4.4,以1~1.5m/min速度提升振冲器,每提升0.5m,就留振一设定的时间后提升振冲器,并观察振冲器的电流变化,当振冲器的电流升高到密实电流即提升振冲器;直至振冲器提升出基床面;
工序4.5,通过旋转履带吊和变换履带吊的扒杆角度并通过标记杆将振冲器调整到下一个振冲孔的位置,重复工序4.2至工序4.4,进行下一个振冲孔的振冲,直至完成所有的振冲孔的振冲,最后将振冲器从履带吊上卸下;
步骤五,采用夯锤对基床的面层进行夯实补强,并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5.1,在履带吊的主钩上挂夯锤,并设计好夯锤的落距;
工序5.2,利用GPS定位系统精确定位第一锤的位置,并在吊夯锤的钢丝绳上作标记,操作员在作业时根据钢丝绳上的标记和潮水的变化情况把握起锤高度,保证每夯一锤都能满足夯锤的设计落距;
工序5.3,夯实时,采用纵、横向邻接压半夯多遍夯实法,每锤的单位夯击能不小于106kJ/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9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