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充电桩防触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1838.2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毛炳暖;章仕领;陈星觉;潘如海;陈震雨;林君怡;陈扬杰;池温霞;陈浩;林久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H01R13/631;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张应德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充电 触电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防触电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伸入桩体内,并且固定连接有涡轮,插口滑动连接有滑套,滑套用于套设在插头上,以与插头连接,桩体内设置有驱动座,驱动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蜗杆,并且连接有连杆机构,涡轮与蜗杆啮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将插头插入滑套内,并连接固定,再转动把手,使连接杆以及涡轮转动,带动与蜗杆一体化设置的转动轴转动,驱动连杆机构带动滑套移动,从而使插头插入插口内,使用者无需近距离接触插头或插口,保护使用者远离危险,从而防止使用者触电,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桩,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能源充电桩防触电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车载蓄电装置供电,使用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车辆,这种车辆在符合道路交通以及安全法规的前提下,能够作为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作为燃油汽车的替代品,被广大消费者群体所关注。由于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其对环境污染较小,符合国家的新型能源战略要求,故其前景被投资市场广泛看好。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离不开充电装置,如充电桩,现有的充电枪在跟充电桩插拔过程中,容易由于电压的影响而产生电弧,这种电弧容易使与其近距离接触的使用者触电,容易导致人员伤亡,具有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充电桩防触电设备,该设备能够防止使用者触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充电桩防触电设备,包括有桩体和插头,桩体上设置有插口,还包括有把手,把手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伸入桩体内,并且固定连接有涡轮,插口滑动连接有滑套,滑套用于套设在插头上,以与插头连接,桩体内设置有驱动座,驱动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蜗杆,并且连接有连杆机构,涡轮与蜗杆啮合,连杆机构与滑套相连接,以带动滑套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连杆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转动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三连杆的中部和第四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套上,第四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套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桩体内还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沿插口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滑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杆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轴穿过第一导向孔,以与第一连接孔转动连接,第四连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轴穿过第二导向孔,以与第二连接孔转动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分隔板上还设置有导向槽,第三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导向轴,四连杆的中部与导向轴转动连接,以使第三连杆的中部与四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导向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珠,滚珠滑移设置在导向槽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滑套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弹簧板,插头上还设置有卡槽和滑槽,弹簧板的一端插入卡槽内,以将插头与滑套固定,滑槽滑动连接有顶板,顶板的一端用于插入卡槽内,并且抵靠在弹簧板上,以使弹簧板脱离卡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滑套上还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沿插口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放置插头的放置槽,并且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板,并且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板上设置有卡接头,卡接头用于插入固定槽,将固定板固定在固定座上,以固定插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桩体还设置有固定孔和复位槽,复位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把手设置有驱动孔和通孔,通孔滑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用于插入固定孔,以将把手固定,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块,驱动块与驱动孔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未经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8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