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薄吸水的丝光全棉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一次性服饰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61802.4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纪华;周红艳;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1/425 | 分类号: | D04H1/425;D04H1/492;D06M11/00;D06M15/53;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熙 | 
| 地址: | 43040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薄 吸水 丝光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一次性 服饰 | ||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薄吸水的丝光全棉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一次性服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棉花进行前处理;2)将脱脂棉进行丝光处理;3)将脱脂棉进行梳理成网,水刺成型,得到无纺布;4)再将无纺布依次进行烘干、卷绕和分切,得到所述的轻薄吸水的丝光全棉无纺布。本发明在水刺成型前对脱脂棉进行丝光处理,可以减少梳理成网过程中棉结数量,防止因碱液浓度过高造成的无纺布破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薄吸水的丝光全棉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一次性服饰。
背景技术
丝光处理是棉制品(纱线、织物)在有张力的条件下,用烧碱溶液进行处理的过程。处理后纤维圆度增大,表面平滑度、光学性能得到改善,增加了反射光的强度,织物显示出丝一般的光泽。
棉织物丝光处理后,可获得优良手感、丰满色泽,染色性能显著提升,并且可以改善其吸湿性和弹性。丝光处理后的棉织物被广泛应用于内衣、背心、运动衫等服装面料。
由于丝光处理的目的是改善面料的服用性能,因此目前国内对无纺布领域的丝光处理研究以及应用较少。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8660606A,申请公布日2018年10月16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轻薄型全棉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无纺布及应用》,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薄型全棉无纺布的制备方法。由于丝光处理后棉纤维长度缩短,导致一次水刺之后形成的缠结点减少,水刺无纺布松散,且强力降低。因此,该发明将丝光处理后的无纺布浸渍在棉纤维离子溶液中,通过二次水刺,增加棉网中的粘接点,以此保证棉网的均匀性。但是,该方法耗时耗能,二次水刺时再生纤维素未经丝光处理,使得无纺布布面丝光效果不均匀。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薄吸水的丝光全棉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一次性服饰。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薄吸水的丝光全棉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棉花进行前处理,得到脱脂棉;
2)将脱脂棉进行丝光处理;
3)将脱脂棉梳理成网、水刺成型,得到水刺无纺布;
4)再将无纺布依次进行烘干、卷绕和分切,得到所述的轻薄吸水的丝光全棉无纺布。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先将原棉制作成水刺无纺布,然后丝光处理、二次水刺的工艺顺序。但如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由于丝光处理后棉纤维长度缩短,会使得已经形成的缠结点减少,水刺无纺布松散,且强力降低,导致经过丝光处理的水刺无纺布需要再进行一次水刺,。本发明采用的是原棉丝光处理、水刺制成无纺布的工艺顺序,可解决上述问题。
丝光效果受张力影响较大,丝光处理过程中,只有加上适当的张力,才能显示出良好的丝光效果。在无张力条件,即在松弛状态下浸碱,会导致棉纤维收缩,从而面料收缩。若张力过大,又会导致无纺布破裂。因此,对于先制成水刺无纺布,再进行丝光处理的工艺流程,由于水刺无纺布容易松散或破裂,对水刺无纺布进行丝光处理,对其施加张力就会有局限,从而使丝光处理效果受到限制。而本发明在原棉制作成无纺布之前,直接对原棉进行丝光处理,可以有效的避免该问题。
另外,丝光处理步骤中要用到丝光处理剂。若以丝光处理剂对无纺布进行丝光处理,则需要严格控制碱液浓度,以防为了满足丝光处理的要求而采用较高的碱液浓度,结果使棉纤维过度膨胀而增加无纺布的紧实程度,又导致无纺布破裂散开。
本发明中,采用丝光处理剂先对原棉进行处理,然后再制作成无纺布,即不存在因为张力控制而牺牲丝光处理效果的问题,也不存在采用过高浓度的丝光处理剂来补救确导致破坏棉纤维的问题,从而有效避免基于现有的工艺顺序导致的上述两方面难以平衡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未经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生氧气的小器皿
- 下一篇:一种高动态响应特性的温度敏感动作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