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养殖银鲑苗种的降海驯化培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61580.6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7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瑞;于乐永;王树亮;张琴;赵建民;徐从梅;刘东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康科润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康源领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源领鲜(济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3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 养殖 苗种 驯化 培育 方法 | ||
1.一种淡水养殖银鲑苗种的降海驯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待养殖海域海水温度将接近银鲑最适宜温度时,将银鲑苗种从淡水的培育池转至驯化池中进行培养,苗种规格达到体长11-14cm、体重6.5-10.5g,稳定3-5天后进行降海驯化;
S2.池内每天加注新水10%-20%,池水每2h循环一遍,保持24h连续充气;每3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调高养殖水体盐度3‰,在一个月时间内将池水盐度从淡水调至25‰左右,接近养殖海域海水的盐度;
S3.银鲑苗种适应驯化池环境2天后,开始投喂银鲑苗种专用高抗应激膨化配合饲料,每天投饲量占银鲑体重的3%-5%,每天投喂4次,投喂时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并根据银鲑的摄食情况,适当调整投饲量;
S4.每天于6:00、12:00和18:00分别测量水温、盐度、溶解氧、氨氮、硝酸盐、pH等水环境理化因子,并做好记录;每天清除一次池底的残饵和粪便,保持水质清新;同时在驯化池的顶端通过设备来模拟阳光,以此来增强银鲑苗种对阳光的适应性,提高了银鲑苗种的成活率;
S5.驯化结束后培育池池水的盐度已达到25‰左右,接近养殖海域海水的盐度,再暂养3天,继而将银鲑苗种转至海水中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银鲑苗种的降海驯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驯化期间水温控制在15℃-17℃,溶解氧为8.5mg/L-10.0mg/L,氨氮0.2mg/L,pH值为7.6-8.2,培育池经漂白粉消毒处理,养殖用淡水经0.3ppm二氧化氯和0.5ppm EDTA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银鲑苗种的降海驯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降海驯化过程中,从低盐度向高盐度过渡时,驯化时间要稍长些,有利于提高驯化成活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银鲑苗种的降海驯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预防鱼病的发生,定期用二氯海因等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处理,用量为0.25p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银鲑苗种的降海驯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天进行一次生物学测定,测量银鲑的全长、体重,以便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和培育池池水的交换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银鲑苗种的降海驯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降海驯化盐度的提升幅度要小,给银鲑苗种适应环境的空间,以提高降海驯化的成活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银鲑苗种的降海驯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降海驯化时,操作要小心,以免损伤鱼体,导致鱼病的发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银鲑苗种的降海驯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如需长途运输的苗种,运输前要停食24h以上,待鱼体排空体内的废弃物后进行,以提高苗种运输的成活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银鲑苗种的降海驯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驯化用海水(或地下卤水)须经沉淀、曝气、增氧后使用,车间配备液氧罐、高效纯氧混合器及配套增氧设施,以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养殖银鲑苗种的降海驯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定期向驯化池中投放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可以净化水质,以维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康科润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康源领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源领鲜(济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康科润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康源领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源领鲜(济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5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