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发电协同海水淡化的耦合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1296.9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吕松;张硕;吴子易;段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14;C02F9/10;H02S40/42;H02S40/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胡琦旖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发电 协同 海水 淡化 耦合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太阳能发电协同海水淡化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池、热连接层、保温层、底座平台和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包括顶棚和回流槽,所述顶棚、所述回流槽分别与所述底座平台连接;所述热连接层位于所述顶棚和所述底座平台之间,所述热连接层的上表面镶嵌有所述光伏电池,所述光伏电池对红外光的透过率大于80%,所述热连接层的下表面与所述保温层接触;
所述热连接层用于吸收海水和红外光,用于吸收所述光伏电池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以及用于使海水蒸发得到水蒸气;所述保温层用于保存住海水蒸发所需的热量;所述顶棚用于将水蒸气冷凝为冷凝水;所述回流槽用于收集所述冷凝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协同海水淡化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连接层采用垂直石墨烯复合薄膜作为结构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协同海水淡化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海水初步过滤层;所述海水初步过滤层贴于所述保温层之下;所述海水初步过滤层用于对透过所述底部平台流入的海水进行初步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协同海水淡化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能储存装置;所述电能储存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平台内,所述光伏电池与所述电能储存装置电连接,所述电能储存装置用于存储所述光伏电池产生的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协同海水淡化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采用PVE透明聚酯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回流槽采用PVE聚酯材料制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协同海水淡化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采用硅溶胶吸热涂料制备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协同海水淡化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槽环绕在所述底座平台的外围;所述顶棚罩在所述热连接层及所述光伏电池的上方,所述顶棚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平台上,所述顶棚的边缘向所述回流槽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协同海水淡化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平台或所述回流槽的下方安装漂浮装置,所述耦合装置作为浮式海洋平台;或者,所述底座平台的下方安装连接固定装置,所述底座平台通过所述连接固定装置固定在海上平台上,所述耦合装置作为固定式海洋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发电协同海水淡化的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初步过滤层采用生物质能衍生的碳材料制备而成。
10.一种太阳能发电协同海水淡化的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发电协同海水淡化的耦合装置,多个所述太阳能发电协同海水淡化的耦合装置中的回流槽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2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