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标高变化量的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1223.X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7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磊;李修生;袁珍亮;薛峰;窦旭;刘晓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投任丘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G01B7/06;F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5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汽轮 发电 机组 标高 变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标高变化量的装置与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安装支架以及定位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且高度可调的电涡流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位于轴承座正上方并与轴承座测量面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座、连接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杆、伸缩设置在立杆上的延长杆以及与延长杆相连接用于对电涡流传感器进行定位的横梁。本发明应用监测电涡流传感器间隙电压的变化量,通过间隙电压的变化量计算轴系标高变化量,能够准确监测轴系标高的变化情况,克服现有测量方法不能同时测量轴系所有轴瓦标高和测量数据不准的问题,能够避免机组出现由于轴系标高调整不合理而引起的轴瓦振动大、瓦温高,甚至烧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发电机组检修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监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标高变化量的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电站建设中的关键动力设备之一,是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进而转换成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由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经过蒸汽透平,将热能与压力势能转换成汽轮机的机械能,带动汽轮机转子输出轴做功,该机械能通过汽轮机转轴传递给发电机,从而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因此,汽轮机作为源动机常被称为“光明之源”。
轴系标高的调整是汽轮发电机组重要的检修工作内容,轴系标高在汽轮发电机组安全运行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随着大容量、高参数的汽轮发电机组的普及,轴系标高在运行过程中变化的情况更加的明显,非常容易造成机组出现振动故障,影响机组的安全与稳定。轴承的标高变化对载荷分配影响的研究已经逐渐受到关注,轴系标高测量分析将会是解决汽轮机组振动故障的有效手段。
目前,轴系标高的调整工作是根据汽轮机厂家给出的冷态设计标准进行,冷态调整时预留出轴系标高的热态变化量,导致现场经常会遇到轴系标高调整不合理,引起轴瓦振动大、瓦温高、甚至烧瓦的问题。此外,现场出现瓦温高、振动大的问题后,大多会采用采取调整轴系标高的方法,但是调整量的大小、调整的方向及其对瓦温、振动的影响等,只能根据个人的经验来进行,没有理论和实际数据依据,依据个人经验来调整轴系标高,有时会由于轴系标高调整量不合理,而造成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出现相反结果的情况。
为此,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高校提出了使用激光法和连通管法检测轴系标高,但是这两种方法存在其自身局限性,激光法只能监测相邻轴瓦的标高,无法测量隔缸轴瓦的标高;连通管法的管内所装的水受热后会出现气泡,气泡破灭后将导致测量液位面的改变,进而引起测量数据不准确。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算法科学、容易实施、测量准确的装置与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监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标高变化量的装置与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不能同时测量所有轴瓦标高以及测量数据不准的问题,以实现对所有轴瓦标高变化量的监测,增强测量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监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标高变化量的装置,包括安装支架以及定位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且高度可调的电涡流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位于轴承座正上方并与轴承座测量面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座、连接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杆、伸缩设置在立杆上的延长杆以及与延长杆相连接用于对电涡流传感器进行定位的横梁。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立杆螺纹配装在第一螺纹孔内并通过第一锁紧螺母进行定位。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立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延长杆螺纹配装在第二螺纹孔内并通过第二锁紧螺母进行定位;所述横梁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孔和电涡流传感器定位孔,延长杆的顶端螺纹配装在第三螺纹孔内并通过第三锁紧螺母进行定位,电涡流传感器设置在电涡流传感器定位孔内并通过上下两个传感器锁紧螺母进行定位。
一种监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标高变化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安装支架固定在所测轴承座附近的水泥基础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投任丘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投任丘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2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