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性和定量一体的检漏仪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61182.4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游骏标;刘运柯;林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加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李小婷 |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性 定量 一体 检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性和定量一体的检漏仪,包括MCU控制器、锂电充电管理及电源模块、定性传感器探头、定量SF6传感器、气泵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无线数据通迅射频433M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以及温湿度传感模块,所述锂电充电管理及电源模块分别给其他模块供电,本产品可实现在0‑2000ppm或更高浓度下快速定位漏点,又可以进一步精确的测量泄露值,并做出相应的专家诊断,判定设备合格或不合格;有效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定性和定量一体的检漏仪。
背景技术
SF6具有优秀的灭弧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SF6气体检漏仪在电力安全生产、检验、巡检等环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产品电压等级的提高,对于检漏仪装置的精度、稳定性、使用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运维工作人员在诸多复杂设备中实现快速定位又能准确检测泄漏值、判定气室是否合格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的SF6气体检漏仪,检测方案有多种:如光声光谱检测原理、高频磁场电离、负离子捕获、电子捕获法(ECD)等。这些方案所生产的检漏设备体积一般较庞大,有需要特殊的辅助气体、有的需要交流电源等。有的大多处于实验室级别的,不方便携带,对于现场众多设备如环网柜、GIS、断路器等SF6设备的巡检作业有很强的局限性。而红外双波法(NDIR)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交叉干扰小、精度较好、便携等优势。广泛的应用于便携式SF6设备气体检漏中。
当前市面上的定性传感器虽然可以快速定位漏点,但在大浓度下响应差,无具体的数值显示输出,不能提出判定气室是否合格的依据。
当前应用的国内外的红外法(NDIR)的便携式检漏仪,存在的问题点有:最小检测量超过5ppm,低溶度下性线差,高浓度时精度偏差大,重复性差,高低温环境下精度不好,且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较长。在对设备检漏时,要非常慢速的移动仪器的采气嘴,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性和定量一体的检漏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性和定量一体的检漏仪,包括MCU控制器、锂电充电管理及电源模块、定性传感器探头、定量SF6传感器、气泵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无线数据通迅射频433M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以及温湿度传感模块,所述锂电充电管理及电源模块分别给其他模块供电,MCU控制器还分别连接定性传感器探头、定量SF6传感器、气泵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无线数据通迅射频433M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以及温湿度传感模块,气泵控制还连接定性传感器探头和定量SF6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锂电充电管理及电源模块包括12V升压电源和5V/3.3V电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定性传感器探头连接定性传感器快速捕获电路,定性传感器快速捕获电路包括高频变压器T1和接口P7,高频变压器T1的绕组6端产生负极性高压脉冲,由二极管D1、二极管D7、二极管D5、电阻R29、电阻R27、R26接入到插座P7,并经过探头、AGND形成回路,高频变压器T1绕组7、9和11、12经R46、电位器VR1、二极管VD1、电容C14、电容C16、电阻R45、电阻R55、三极管Q14、三极管Q10、二极管D18、电阻R54、电阻R58、电容C17、电容C13形成固定脉冲,脉冲的幅度和频率由电位器VR1调节;接口P7接传感器探头,由引线引到仪器的外部;二极管D18为三极管Q10提供续流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加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加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11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