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玄武岩纤维束热力氧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0200.7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英;匡荛;刘建勋;孟令坤;安庭震;谈俊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曹婷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玄武岩 纤维 热力 氧化 | ||
1.一种玄武岩纤维束热力氧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空气流道、原料气入口、处理后气体出口和纤维束群棒束,所述外壳设在所述纤维束群棒束外部,所述空气流道设在所述纤维束群棒束四周,所述纤维束群棒束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一端设有所述原料气入口、另一端设有所述处理后气体出口;
所述纤维束群棒束中的纤维束群的列数至少为2列、排数为偶数,且纤维束群呈叉排排列方式进行排列,根据偶数的排数所述纤维束群棒束构成两室的纤维束热力氧化器;
所述纤维束群包括:在椭圆形范围内将277根纤维束按照顺排排列方式排成19排形成一个纤维束群,所述椭圆形的短轴长度为78.6mm、长轴长度为111mm,所述椭圆形内相邻的所述纤维束之间的纵向间距为4.2mm、横向间距为6mm;
其中,所述叉排排列方式对每个所述纤维束群进行等间隔平行排列,其纵向间距为78.6mm、横向间距为222mm;每个所述纤维束是直径为3mm的圆柱形玄武岩纤维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束热力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束群以垂直于气体流动的方向放置,所述纤维束群棒束的两端铰接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形成所述纤维束热力氧化器的氧化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束热力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室包括两级流道,包括:每个所述纤维束群内排列的277根纤维束间的间隙构成的微流道,以及纤维束群之间的间隙构成的主流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束热力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束热力氧化器的运行工况参数为60s的换向周期、1m/s的进口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2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