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强汽油机滚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0193.0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豪中;王毅;李耀民;欧阳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31/00 | 分类号: | F02B31/00;F02B31/04;F02M35/10;F02D35/02;F01L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汽油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强汽油机滚流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变截面进气道5、进气门6、排气门4和压力传感器7;所述变截面进气道5的上游截面为胶囊形,下游截面加宽,并带有凹形结构;所述进/排气门在压缩过程能实现快速开闭,利用缸内压力使混合气向进/排气门方向流动,提高缸内滚流强度,进而改善燃烧,提升发动机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强汽油机滚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GDI发动机中,燃油通过喷嘴直接喷入缸内,通过与空气混合获得良好的混合气,并由火花塞点燃进行做功。在此过程中,缸内的气流运动会对燃油的雾化破碎效果、混合气的形成,以及后续的燃烧排放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绕气缸中心线垂直方向旋转的大尺度涡旋,称为滚流。研究表明,较大的滚流强度可以加快缸内的燃油雾化速度,有助于在点火时刻形成浓度均匀的混合气,保证可靠点火,并使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得到改善。目前多通过改变进气道结构以提高缸内滚流强度,但受结构限制,这些方法所带来的滚流强度增益有限,无法满足越发严苛的排放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汽油机滚流的方法,提高缸内滚流强度,进而改善燃烧,降低排放,提升发动机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强汽油机滚流的方法,主要包括变截面进气道、进气门、排气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变截面进气道的上游截面为胶囊形,下游截面加宽,并带有凹形结构;所述进/排气门在压缩过程能实现瞬间开闭,利用缸内压力使混合气向进/排气门方向流动,提高缸内滚流强度。
优选地,所述进气道采用变截面进气道,上游截面为胶囊形,下游截面为加宽的胶囊形,下游截面宽度仅比上游截面宽度大5mm,并带有凹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进气道截面从中游处开始具有凹形结构,逐渐延展至下游截面处,有利于减小气门阀杆对气流的阻力,增加气道下游截面的上部气流通量,提高缸内气体滚流强度。
优选地,缸内布置有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气缸内的压力并传递给ECU。
优选地,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在缸内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控制进/排气门的瞬间开闭,利用缸内和外界的压力差推动混合气向进/排气门方向流动,促进滚流的形成。
优选地,所述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间隔短,仅会有小部分混合气排出气门,主要起到引导气流的作用,油气和缸压损失很小。
本发明申请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进气道的上游截面为胶囊形,下游截面稍有加宽,并带有逐渐延展的凹形结构,减小了气门阀杆对气流的阻力,增加了气道下游截面的上部气流通量;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控制进/排气门的瞬间开闭,促使混合气向进/排气门方向流动;通过上述进气道结构优化和进/排气门的瞬间开闭,提高了缸内气体滚流强度,有利于改善燃烧和排放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缸内直喷汽油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缸内直喷汽油机的进气道上、下游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缸内直喷汽油机的部分进气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气缸,2-活塞,3-排气道,4-排气门,5-进气道,6-进气门,7-压力传感器,A-进气道上游,B-进气道下游。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室
- 下一篇:一种宽带二元阵列天线的去耦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