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0048.2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9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镠琦;李程瞭乐;朱俊;陈新宏;王鹏;沈震;庞俊;卲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市友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晶晶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牛 枯死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涉及天牛虫病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采伐疫木;疫木处理:将枯木截成1‑1.5m长的木段,并将截成的疫木集中利用铁丝网罩进行隔离;检查铁丝网罩;释放花绒寄甲:在松褐天牛预蛹和蛹期释放花绒寄甲;接种种植:待花绒寄甲羽化为成虫离开疫木后,将疫木剥皮处理并在疫木木段表面均匀砍出多个新鲜口子,并将开有口子的疫木木段放入沟内,把茯苓菌种包切开放在新鲜口子上,并在每个菌种包周围洒杀虫剂,用土覆盖疫松木和菌包。本发明专利所述的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可避免严重的环境污染,且降低了处理成本,提高了疫木无害化利用价值,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牛虫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天牛是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全世界约有超过20,000种。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天牛虫病的病源为松褐天牛,又称松墨天牛。松墨天牛极易对树木造成损坏。而对于被松墨天牛侵害的枯死树,往往需要进行后续处理,而在枯树的处理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疫木处理多为伐重病松林和孤立发病松树,并采用熏蒸、热处理或切片等方法杀死病木中的松褐天牛,以防松褐天牛羽化后造成疫情的扩散蔓延,以上方法虽然能够起到疫木防治的目的,但是大量喷洒化学药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树林内其他有益昆虫也会造成危害,且处理成本较高;2.现有死木的处理不能够对死木进行充分利用,不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天牛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伐疫木:使用油锯伐倒疫木,选择林木空隙处为疫木的倾倒方向,并且地面上留取疫木的伐桩;
步骤二、伐桩处理:对所有伐桩进行剥皮喷药操作,且喷药剂为16%虫线清100倍液;
步骤三、疫木处理:将枯木截成1-1.5m长的木段,并将截成的疫木集中利用铁丝网罩进行隔离;
步骤四、检查铁丝网罩:检查整个铁丝网罩是否压紧和压实,如没有压紧和压实,使用铁钉和电动码钉枪进行钉紧压实处理;
步骤五、释放花绒寄甲:在松褐天牛预蛹和蛹期释放花绒寄甲;
步骤六、接种种植:待花绒寄甲羽化为成虫离开疫木后,将疫木剥皮处理并在疫木木段表面均匀砍出多个新鲜口子,并将开有口子的疫木木段放入沟内,把茯苓菌种包切开放在新鲜口子上,并在每个菌种包周围洒杀虫剂,用土覆盖疫松木和菌包;
步骤七、种植管理:接种后20天左右,观察树段上是否有茯苓白色的菌丝,并对未长出茯苓菌丝或菌种发生感染的木段补入新的茯苓菌种;
步骤八、对成熟的采挖茯苓进行采挖,少数未完全分解的疫松木可于第二年在原地重新接种茯苓菌,进行第二次种植。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留取疫木的伐桩高度不超过5cm。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使用铁丝网罩进行隔离的方法为在疫木堆垛周边开挖深度为10-15cm的环状深沟;并使用铁丝罩网覆盖在堆垛表面,两片铁丝网接缝处进行卷叠并用铁钉钉紧,然后将竹片放在两片铁丝网卷叠部分之上,压实并用铁钉钉紧,同时铁丝网罩侧面覆于环状深沟内,并通过电动码钉枪固定住,然后向环状深沟内回填10-15cm厚度的土壤覆盖压实。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释放花绒寄甲时间为上午10:00-下午17:00,且释放环境为选择无风或微风的晴天。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花绒寄甲的释放密度为每立方米100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市友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未经巢湖市友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