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体积低水化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9158.7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马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大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4/26;C04B24/28;C04B14/46;C04B14/06;C04B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水化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体积低水化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大体积低水化热混凝土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醚砜、粉煤灰、石子、水泥、水、减水剂、砂;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将水泥、水、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然后将砂、粉煤灰、石子添加至第一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接着将聚乙烯醇缩丁醛升温后,再添加至第二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最后将聚醚砜升温后,再添加至第三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即得到大体积低水化热混凝土。本申请具有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在成型时产生较多的温度裂缝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体积低水化热 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 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 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随着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仅仅局限 于抗压强度,而是在立足强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形性能等 综合指标的平衡与协调,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也比以前更明确、细化和具 体。其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具有较高的耐变形性能等特点,故被广 泛应用在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现代建筑中。
目前的大体积混凝土在生产时,由于其表面系数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 较为集中,导致其内部升温一般较快,当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相差较大时,容易导 致混凝土在成型时产生较多的温度裂缝,影响了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与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有效的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在成型时产生较多的温度裂缝,本申 请提供一种大体积低水化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大体积低水化热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 案:
一种大体积低水化热混凝土,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聚乙烯醇缩丁醛:2.3份-6.8份;
聚醚砜:3份-9份;
粉煤灰:80份-120份;
石子:830份-1150份
水泥:200份-350份;
水:120份-195份;
减水剂:3份-15份;
砂:600份-78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聚乙烯醇缩丁醛与聚醚砜之间的协同配合, 能够有效的对水泥的水化反应时间进行延缓,达到降低瞬时水化反应热的目的, 从而可以在混凝土成型时,更有效的减少温度裂缝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大体 积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扩大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范围。
关于性能加强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当聚乙烯醇缩丁醛加入后,首先 随着物料的搅拌而分散于原料体系中,然后聚乙烯醇缩丁醛会迅速的与体系中一 部分游离的钙离子与铝离子相结合,起到延缓水化反应的作用,降低水化反应热 在瞬间大量产生的情况,而聚醚砜加入后,可以对体系中的水分进行一定程度的 吸收,以进一步延长水化反应的时间,同时利用聚醚砜优良的电子绝缘性,能够 更好的减少游离的钙离子与铝离子与水发生快速结合反应的情况,从而有利于缩 小混凝土在成型时的内外温度差,进而更有效的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具有极大 的经济价值。
优选的,所述聚醚砜的相对密度为1.37-1.51g/cm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明人选用相对密度为1.37-1.51g/cm3的聚醚 砜时,能够明显发现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率得到进一步的下降,同时混凝土的抗 压强度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大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东大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91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