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刺吸式口器吸力锚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8212.6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林沛元;钟星鸣;郭成超;王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52 | 分类号: | E02D27/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刺吸式 口器 吸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刺吸式口器吸力锚,包括筒体和凸刺;筒体的内部中空,筒体的顶面封盖有端板,端板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筒体的内部导通;多根凸刺布置于筒体外周侧的各处,凸刺的内部中空,凸刺的顶面设有灌土口,灌土口与凸刺的内部导通,凸刺的内部用于灌注混凝土;在采用此方案后,不但能够加强吸力锚的抗拔能力,更可以提高凸刺的抗压能力和刚度,增加吸力锚的自重,从而更有利于沉贯,以切实解决现有吸力锚沉贯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力锚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刺吸式口器吸力锚。
背景技术
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积极推动使用再生能源,改善因燃烧石化燃料而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陆上和海上风电在全生命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平均为11g/kWh,并且有望进一步降低为6-7g/kWh的范围,相比之下,光热发电为27g/kWh,光伏发电为44g/kWh,天然气发电为450g/kWh,煤发电为1000g/kWh,只有9g/kWh的核电与风电大致相当。对于能源结构升级,风电是我国必须要走的一条路。海上风电比陆上风电的优势在于:对气候的影响较小;海上风资源优越;节约土地等等。
海上风电常见的基础有:重力式基础、单桩基础、吸力式基础、复合型基础等。吸力式基础具有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施工工期短等优势,该基础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吸力锚主要用于深水区的海上风电或海洋平台的锚固,其可以通过吸力产生负压,在负压和自重的作用下,吸力锚沉入海底。传统的吸力锚的抗拔承载力主要依靠筒壁与海洋土之间的摩擦力,沉贯主要依赖负压和自重的作用,但是沉贯效果不佳,抗拔能力也较差,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此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刺吸式口器吸力锚,以解决现有吸力锚沉贯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刺吸式口器吸力锚,包括筒体和凸刺;所述筒体的内部中空,所述筒体的顶面封盖有端板,所述端板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筒体的内部导通;多根所述凸刺布置于所述筒体外周侧的各处,所述凸刺的内部中空,所述凸刺的顶面设有灌土口,所述灌土口与所述凸刺的内部导通,所述凸刺的内部用于灌注混凝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外表面覆盖有多块仿生板,多块所述仿生板围绕所述筒体的周侧布置,且每块所述仿生板均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布置,多根所述凸刺分别设于多块所述仿生板的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仿刺吸式口器吸力锚还包括多个箍筋,多个所述箍筋均套于多块所述仿生板外,多个所述箍筋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分离排列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块所述仿生板在远离所述端板的一端均往所述筒体内部弯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刺为三棱锥状,且所述凸刺设有所述灌土口的表面与所述端板平行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刺的尖端处设有端平面,所述端平面与所述筒体的周侧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板上设有吊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多根所述凸刺布置于所述筒体外周侧的各处,所以能够利用凸刺加强与土体的紧密接触,以此提高吸力锚的抗拔能力;又由于所述凸刺的内部中空,所述凸刺的顶面设有灌土口,所述灌土口与所述凸刺的内部导通,所述凸刺的内部用于灌注混凝土,所以混凝土的灌注可以提高凸刺的抗压能力和刚度,增加吸力锚的自重,从而更有利于沉贯,即切实解决了现有吸力锚沉贯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8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