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肺复苏抢救转运综合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7443.5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4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马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贞 |
主分类号: | A61G1/06 | 分类号: | A61G1/06;A61G1/02;A61G1/017;A61G1/04;A61H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苏 抢救 转运 综合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抢救转运综合平台,包括可用于救护车上的担架车,所述担架车包括:车架;第一床板,固定在车架上;第二床板,可拆卸地设置在车架上,所述第二床板包括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铰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与第一床板之间,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能够旋转一定的角度,在所述第二部分的背面设置有用于供使用者背起的背带,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对病人的上半身进行固定的第二绑带,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对病人的下半身进行固定的第一绑带;胸部按压机构,设置在第二部分上,用于对固定在第二床板上的病人进行胸部按压;呼吸机,设置在所述车架上。该平台能够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辅助呼吸以及方便转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心肺复苏抢救转运综合平台。
背景技术
当患者突然心搏骤停,这时就需要对患者采取复苏措施,若采取及时,患者并有可能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当患者在家中突然心搏骤停,通常医务人员会将患者背着转运到担架车上,在背运的过程中,无法对患者采取心肺复苏的操作,在背运的过程中,由于幅度较大,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其次医务人员的劳动力较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心肺复苏抢救转运综合平台,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心肺复苏抢救转运综合平台,该设备提供了一个能够与担架车分离的分离式心肺复苏装置,通过分离式心肺复苏装置可将患者在背运的过程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避免在背运过程中无法对患者进行救助操作且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力。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心肺复苏抢救转运综合平台,包括可用于救护车上的担架车,所述担架车包括:
车架;
第一床板,固定在车架上;
第二床板,可拆卸地设置在车架上,所述第二床板包括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铰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与第一床板之间,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能够旋转一定的角度,在所述第二部分的背面设置有用于供使用者背起的背带,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对病人的上半身进行固定的第二绑带,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对病人的下半身进行固定的第一绑带;
胸部按压机构,设置在第二部分上,用于对固定在第二床板上的病人进行胸部按压;
呼吸机,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优选地,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锁定以保持两者需要的夹角,所述锁紧机构具有两组,分别位于第二床板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每组锁紧机构包括:
弧形卡环,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弧形卡环的圆心位于第二部分相对第一部分的旋转轴线上,在所述弧形卡环上沿着其延伸方向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穿孔,多个穿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弧形卡环所在的平面,
弧形穿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上且位于弧形卡环的旋转路径上,所述弧形卡环穿过所述弧形穿口;
第一螺栓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上且对应于弧形穿口的位置处,所述第一螺栓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穿孔的轴线,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旋转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穿孔与所述旋转轴线的距离;
第一螺栓,能过穿过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穿孔。
优选地,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贞,未经马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7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