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弦传感器自动采集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7087.7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4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忠;王喜超;俞金宏;杨峰;何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02 | 分类号: | G01D5/02;G01D21/02;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治东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自动 采集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振弦传感器自动采集装置、及系统,包括:MCU控制单元;振弦传感器管理单元,用于连接多路标准或非标准的振弦传感器,并对一或多路的振弦传感器进行切换选择,以采集对应的振弦式传感参数信息;调节单元,用于远程调节,以适配不同种类振弦传感器;通信单元,提供多种有线与无线通信方式;用于通信连接各振弦传感器或云平台;通信总线,用于级联其他采集装置;测温单元,用于检测各振弦传感器的温度;GNSS定位单元,用于对各振弦传感器同步测量,实现GIS管理。本申请通过合理的位置安装,可实现集中与分布式混合自动化监测系统,大大减少了监测电缆敷设,在降低系统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可维护性、作业效率,可保证作业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振弦传感器自动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弦传感器自动采集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施工就是信息化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多种岩土等参数进行测量,测量计算的结果为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提供数据支撑,但是传统的人工监测手段成本高,效率低,一致性差,已经跟不上新时代要求;在现代城市建设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其规模越来越大,地铁、市政等大型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增加,地下空间建设造成的土体扰动、水土流失等引发的次生灾害逐年提升;随着城市立交、轨道交通、隧道桥梁等基础设施和建筑物保有量越来越多,大量建(构)物常年缺乏有效监测,累积形成大型城市特有的系统性风险;受各种自然因素(如地震、台风、降水等)和人为因素影响,山体滑坡、土地沉降等地质灾害频发,伴生水库渗漏、矿井倒塌等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对此类事件关注度高、包容度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使用了多种监测技术,监测内容包括、岩土位移、轴力、应力、沉降、深层土体位移与分层沉降、土压力、锚杆应力、渗压、水位等等。
采用高精度光电测量系统、装置与GNSS监测设备,在技术层面能够很好的解决地面监测的全部要求;但是对岩体、墙体或土体内部要素监测手段,如土压、应力、水位、渗压等测量方法,主要使用传统的振弦传感器,仍然采用人工读数的方法获取参数,因此需要使用自动化采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而最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能够用于岩土体内部要素测量,但存在安装困难、使用成本高、维护困难等问题。
鉴于越来越高的监测信息要求和日益高涨的人工成本,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发展自动化监测;现阶段,对关键点信息监测,是将多种分散的智能仪器、设备和传感器安装在监测区域,采用多种手段完成多个参数的测量。
归纳目前振弦传感器监测应用的痛点在于:
(1)振弦传感器分散分布,安装位置现场环境恶劣,人员不易达到,检测费时费力,对从业人员要求高,监测数据管理麻烦;
(2)为了减低监测人员的作业风险,人工检测时,常常需要将传感器线缆敷设到作业方便区域,这样线缆敷设工作量、成本与现场线缆保护是个不可回避的难题;
(3)已经开展的振弦传感器自动化采集系统,现有方法可以称为集中式自动化监测,是将所有振弦传感器信号电缆加到足够长,然后沿岩(墙)体和地面引入到集中的接线机柜;在机柜内部设置振弦信号采集主机、接口扩展单元、通信单元、供电单元、防雷单元等;这样的自动化方案,线缆敷设距离长、施工难度高、线路保护困难、系统脆弱(完全集中造成),自动化成本高,监测单位感觉这样的系统“不敢用”(展开困难)、“不好用”(现场线路经常受施工影响损坏)、“用不起”(电缆敷设维护的成本可能比自动化设备更贵)。
(4)集中式自动监测系统另外一个缺点是对接入的振弦传感器适配性,兼容系统推荐厂家的传感器没问题,但对其他非推荐振弦传感器兼容不佳。
(5)集中式自动监测系统无法感知振弦传感器设备位置,这样无法实现GIS管理;
面对上述这些问题,如何通过便捷实用、性价比高的科技手段实现振弦传感器的自动化采集,获取实时、准确的监测数据,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7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页岩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