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索框架梁边坡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6871.6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邓远新;卢宾;严秀梅;欧阳波;杨鹏;李翔;陈孟强;韦全;彭豪;张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5237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梁边坡 支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索框架梁边坡支护方法,包括S1、钻孔;S2、安装锚索;S3、注浆:采用水泥浆注浆,注浆压力0.5Mpa以上;S4、制作框架梁:锚固体强度达设计强度80%之后进行锚索张拉,锚头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与锚索轴线方向垂直;张拉前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锚索锁定前应先进行1.05‑1.1倍Nk超张拉;S5、端头封锚。本发明的锚索框架梁边坡支护方法,通过引入锚索变形模量、岩体剪切模量、锚索倾角、岩体内摩擦角、锚索有效长度和锚索宽度的关系,确定了锚索间距,使岩体边坡的稳定性达到最佳的同时能够保证具有较优的节省物料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锚索框架梁边坡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锚索框架梁技术是一种采用抗拉强度高的柔性材料锚固于稳定的岩土体内,充分利用和提高岩土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来加固不稳定岩土体的工程措施。其对被锚固岩土体的扰动小,维持了岩土体原有的结构。锚索框架梁是一种主动抗滑结构。首先,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框架梁放置在坡面,通过预应力锚索的拉力作用,起到很好的表层护坡作用,其次,通过对锚固在岩层深处的锚索施加预应力,使之在可能的滑面上产生正压力和切向抗力,从而增加了可能滑动面上的抗滑力,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再在框架梁之间的土中种植草皮,起到排水和绿化环境的作用。实践经验证明这种新型边坡支护技术,由于经济、环保、结构轻盈、施工简单等优点而逐渐被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索框架梁边坡支护方法,所述方法在提高边坡的稳定性的同时,能够保证具有较优的节省物料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锚索框架梁边坡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钻孔:采用干钻成孔,钻进达设计深度后,继续稳钻1-2分钟;
S2、安装锚索:验孔合格后,安放锚索;
S3、注浆:采用水泥浆注浆,注浆压力0.5Mpa以上;
S4、制作框架梁:
框架梁的间距Ls为:
其中,Es为锚索变形模量,MPa;Er为岩体剪切模量,MPa;L为锚索有效长度;b为锚索宽度,θ为锚索倾角,σ为岩体内摩擦角;K为系数,在1×103-1×105之间;
锚固体强度达设计强度80%之后进行锚索张拉,锚头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与锚索轴线方向垂直;
张拉前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锚索锁定前应先进行1.05-1.1倍Nk超张拉;
S5、端头封锚。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钻孔的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所述钻孔入射角为20-30°。
优选地,步骤S2中锚索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制作,锚具采用OVM15型成套配置。
优选地,所述锚索的锚固段架线环与紧箍环1-1.2m间隔设置,所述锚索的自由段每隔1.8-2m设置一道架线环。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水泥浆的强度不得低于40Mpa,水灰比0.4-0.5,灰砂比1:1。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锚索有效长度L为:
其中,L为锚索的有效长度;k为安全系数,对临时边坡取1.6-1.8,永久边坡取2.2-2.4,P为锚索锚固力,KN;D为锚索孔径,mm,C为砂浆与岩体的粘结强度特征值,Mpa;L0为张拉长度,1.5-2m。
优选地,步骤S4中框架梁嵌入坡面的深度为25-4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6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