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6569.0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1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野;王涛;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野;王涛;张亮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45/00;A61K31/192;A61K47/32;A61K47/24;A61P29/00;A61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 |
地址: | 10002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甾体类 抗炎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非甾体类抗炎药微针及其制备方法,由主药非甾体抗炎药、及微针基材和背衬材料组成。采用模具干燥法制备药物微针,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等作为可溶性微针的基材,将非甾体抗炎药物制成可溶性微针。微针作为一种被称为“微量注射”的经皮制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口服给药的限制条件多、胃肠刺激性和首过效应,以及注射给药疼痛难忍等缺点。本发明所制备的非甾体抗炎药微针具有较快的释放特性及较好的透皮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制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经(Dysmenorrhea)是指月经前及行经期闻,下腹及腰部痉挛性疼痛.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肢冷,尤其多见于未婚青年妇女。痛经可分为2大类:一种是无生殖系统明显病变的,称为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一般在初潮开始就会发生。另一种是由明确的疾病引起的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终(Secondary Dysmenorrhea),其与原发性痛经有明显区别。可由生殖器炎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腹异位等生殖器官疾病引起,出现痛经的时间是在正常行经一段时间(多为3年)后才开始发生。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是目前妇科摄常见疾病,运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其发病率在20%~90%之间,为影响妇女止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原因。
非甾体抗炎药(NSAlDs是原发性痛经治疗最常用的一线药物,根据不同报道,大约有64%~100%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后主观症状减轻。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而减少PGs的生物合成,从而缓解PG引起的的子宫痉挛性收缩,如口服消炎痛(Metindo),布洛芬(Ibuprofen),吲哚美辛(Indomethcin)等,副作用以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为主,常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痛苦。
若能通过新型的器具或给药系统改变非甾体抗炎药物传统的口服途径,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并且增强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将会为痛经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对临床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微针是由多个针体长度约10~2000μm,直径小于300μm微细针簇构成。90年代,以钙黄绿素为模型药物的微针辅助局部给药,极大的增强了药物的渗透性。微针介导的经皮吸收促进机制是通过微针的穿刺作用对皮肤造成轻微的物理损伤,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无痛注射小分子和大分子量的活性药物成分。微针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固体微针(solidmicroneedle),包衣微针(coated microneedle),中空微针(hollow microneedle),可溶性微针(dissolving microneedle)。
固体微针多为金属或硅材质制备的微针,主要对皮肤进行预处理,便于后续施加的药物渗透入皮肤。固体微针目前主要用于增强护肤品疗效,例如DermastampTM、等商业美容固体微针设备。包衣微针是将药物均匀地包裹在微针表面,多使用金属或硅材质,与固体微针通过皮肤预处理手段相比,更加可控且更有效。由于针体尺寸较小,药量限制较大,最大地挑战在于涂层配方。涂层应保证活性药物的包衣均匀性、厚度和药物的稳定性,才能确保有效的皮肤渗透性。
中空微针制作更为复杂,先用硅、金属或者玻璃制备内部中空结构的针头,再将药物灌注到孔中形成药物储库,药物通过被动扩散进入皮肤。与固体微针和包衣微针相比,中空微针可以携带更多的药物,药物利用度高。但是也更加易破损,阻碍后续药物的递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野;王涛;张亮,未经刘野;王涛;张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6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