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快拆式限流片的可变截面喷嘴环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55514.8 | 申请日: | 2021-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璞;杨留成;李露;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发那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9/04 | 分类号: | F01D9/04;F01D17/16 |
| 代理公司: | 无锡苏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1 | 代理人: | 吴忠义 |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快拆式 限流 可变 截面 喷嘴 | ||
本发明涉及具有快拆式限流片的可变截面喷嘴环,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二环板圆周外壁开设有对接环槽,对接环槽内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半环,第一固定半环内弧面设置有和对接环槽匹配的对接环块,对接环块和第一固定半环为一体结构,第一固定半环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耳块,耳块上开设有安装孔,两个第二固定半环上的耳块之间设置有同一个螺母组件,螺母组件将两个耳块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半环上方设置有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上方设置有限流机构;本发明在进行拆卸时,只需将螺母组件取下,即可完成所有限流片的拆卸,从而达到针对限流片进行快速拆装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蜗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快拆式限流片的可变截面喷嘴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深层次发展,对于油耗和排放的要求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而增压器对于排放和油耗的优势也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而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各主机厂也都在开发自己的增压发动机。最理想的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的匹配是:发动机低速时,减小增压器的涡轮流通截面积而使增压压力提高,从而改善发动机的低速特性;在发动机高速时,逐渐增大涡轮流通截面积,减小增压压力,使增压器不至于超速,造成增压器的损坏。
可变截面喷嘴环上用于控制流量的主要遮挡部件是限流片,会直接与内部的流通体进行接触,因此,限流片也易损坏,而目前的限流片的更换和维护较为麻烦,因此,针对该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具有快拆式限流片的可变截面喷嘴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具有快拆式限流片的可变截面喷嘴环,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二环板圆周外壁开设有对接环槽,对接环槽内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半环,第一固定半环内弧面设置有和对接环槽匹配的对接环块,对接环块和第一固定半环为一体结构,第一固定半环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耳块,耳块上开设有安装孔,两个第二固定半环上的耳块之间设置有同一个螺母组件,螺母组件将两个耳块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半环上方设置有第一角度调节机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上方设置有限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板顶部贯穿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直轴,直轴底部和第二环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在第一固定半环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外管,外管顶部嵌套连接有内杆,内杆一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螺纹槽,外管靠近螺纹槽一侧贯穿设置有旋钮,旋钮和对应的螺纹槽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机构在多个内杆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固定半环,第二固定半环中间开设有开口,开口内壁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槽环板,两个槽环板之间活动连接有多个安装球,安装球内端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限流片,第二固定半环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相同的耳块,直轴上设置有对接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机构在直轴前端开设有圆槽,圆槽后端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插杆,插杆上套设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针,卡针截面设置成上宽下窄、上短下长、上轻下重的六边形结构,固定杆底部开设有和卡针匹配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圆槽圆周内壁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对接槽,对接槽截面设置成弧形,固定杆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套块,套块顶部开设有嵌入槽,嵌入槽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之前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内板,内板底部和嵌入槽底部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弹簧,内板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和对接槽匹配的对接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发那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发那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5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