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肩托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5489.3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卫华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治疗 功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的肩托,所述本体设置有胸带,所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电极片,所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信号显示器,所述信号显示器、蓄电池、电极片均与控制板电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病人进行辅助刺激康复治疗,固定可靠且方便调节病人穿戴的松紧度,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肩托。
背景技术
中风偏瘫一般指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中风偏瘫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按摩和中药熏蒸、光疗、水疗、蜡疗以及超声疗法、穴位磁疗、中西药直流电导入疗法等,也包括一些物理疗法,例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牵伸训练,肌力训练、转移训练、步态训练等,但是这些疗法的前提是患者的关节可以自由伸展活动,大部分的患者在早期时是不能听从自己的意愿开展自由运动的,需要一定的护理时期。
医用肩托适用于中风偏瘫康复的护理期等,在对此类病人康复治疗时通常辅助刺激,加快其康复过程,现有的,通常对病人刺激治疗时,通常需要将肩托取下,浪费时间且较为麻烦,且治疗效果不明显,因此设计一种兼具治疗功能和肩托的固定护理功能的新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肩托,兼具治疗和肩托的固定护理的双重功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肩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胸带,所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电极片,所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信号显示器,所述信号显示器、蓄电池、电极片均与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分为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预定信号模块和反馈信号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分为体表电极或针电极,优选为体表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放大,包括放大肌电信号和抑制噪音;滤波,包括保留肌电信号特定频率成分;检波,包括将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积分,包括收集、储存、累积输入信号等系列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模块比较预定信号与处理过的信号,在一定条件下触发反馈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的信号包括但不限于视觉信号、听觉信号、电刺激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反馈信号作用流程为:当反馈触发后,会产生图像变化和语音提示,告知患者已经触发反馈,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电刺激信号,根据触发反馈的不同类型产生脉宽、频率、幅度、波形不同的电刺激,患者根据反馈信号进行自主调节,之后肌电信号也会相应产生变化,一些智能系统会根据肌电信号的变化调节预定信号,从而建立新的反馈。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外侧连接有气垫层,所述气垫层上设置有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下部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活动的缺口且在缺口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带,所述第一限位带的两端均与本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带上设置有活动的连接扣。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下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带且两条限位带通过连接扣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卫华,未经陈卫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54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