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和废弃水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5214.X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8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潘红平;黄春梅;王爱明;龙湘;李秀生;谢瑞营;徐泰然;何智能;徐祎雪;俸祥仁;班灿园;韦文林;黄家喜;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南宁市蛭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市舒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南宁珏顺商贸有限公司;南宁市秀生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黑水 处理 垃圾 畜禽 粪便 废弃 水果 方法 | ||
本发明的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和废弃水果的方法,其特征为分别将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剔除金属、玻璃、塑料、牙签等物质,然后进行粉碎30目过筛,然后与畜禽粪便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均匀喷洒EM菌液,密封发酵25天~35天;将废弃水果捣碎后装填于容器中,均匀喷洒EM菌液,用塑料膜密封发酵25天~35天;将上述两种发酵好的物料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填入长、宽、高分别为240厘米、220厘米、25厘米的水泥池中,然后接种3日龄黑水虻幼虫,接种密度为8000条~15000条/平方米,饲养18天进行消化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和废弃水果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和废弃水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消费升级,餐饮行业的发展迅速,尤其是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餐厨垃圾的产生也逐年递增,餐厨垃圾具有污染物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处理得当可“变废为宝”成为资源,处理不当则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广西是农业大省,每年畜禽饲养产生的干粪高达11370万吨,尿液高达7279万吨,废弃水果产量2000多万吨。因此,研发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和废弃水果处理技术,将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和废弃水果资源化利用,对改善环境、保障人们健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和废弃水果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黑水虻消化降解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和废弃水果,使其大部分转化为虫体蛋白、剩下部分制作有机肥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和废弃水果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剔除金属、玻璃、塑料、牙签等物质,然后进行粉碎30目过筛,然后与畜禽粪便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
(2)向上述(1)混合物中均匀喷洒EM菌液,然后装填于容器压实,再用塑料膜覆盖密封发酵25天~35天备用;
(3)将废弃水果捣碎后装填于容器中,均匀喷洒EM菌液,用塑料膜密封发酵25天~35天备用;
(4)将上述(2)、(3)发酵好的物料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填入长、宽、高分别为240厘米、220厘米、25厘米的水泥池中,然后接种3日龄黑水虻幼虫,接种密度为8000条~15000条/平方米。
所述的EM菌液是利用纯化水、红糖和玉米粉水制成,制备过程为:取EM菌原液1升加入500升纯化水,然后添加2.0%~5.0%玉米粉,充分搅动形成混悬液,往混悬液中添加0.5%~2.0%红糖充分溶解,装入密闭容器中,在15℃~30℃条件下发酵15~30天后即得EM菌液。
所述的水泥池向上敞口,池底和四周用水泥浆刷平滑。
所述的EM菌液添加量为发酵好物料重量的0.1%~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详细的介绍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例1
采用以下步骤即可完成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和废弃水果:
(1)将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剔除金属、玻璃、塑料、牙签等物质,然后进行粉碎30目过筛,然后与畜禽粪便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
(2)向上述(1)混合物中均匀喷洒EM菌液,然后装填于容器压实,再用塑料膜覆盖密封发酵25天备用;
(3)将废弃水果捣碎后装填于容器中,均匀喷洒EM菌液,用塑料膜密封发酵25天天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南宁市蛭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市舒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南宁珏顺商贸有限公司;南宁市秀生种养专业合作社,未经广西大学;南宁市蛭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市舒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南宁珏顺商贸有限公司;南宁市秀生种养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52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期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受弯构件
- 下一篇:具二交点编织的编织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