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复合无纺布制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4787.0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0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游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达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16 | 分类号: | D04H3/16;D01D1/04;D01D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复合 无纺布 制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复合无纺布制备系统,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传动腔,容器内设有粉碎腔,粉碎腔下端壁设有熔融腔,熔融腔左端壁内设有放置腔,熔融腔右端壁内有成型腔,成型腔后端壁内有控制腔,造粒机构包括网筛能够过滤所述粉碎腔内过大的颗粒,使熔融更加方便快捷,成型机构包括旋转轴滑动连接有纤维绕轴,纤维绕轴上缠绕纤维网,纤维绕轴可以灵活更换,从而控制最后无纺布的长度,整理机构包括机壳内滑动连接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定位销,被动齿轮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在定位销上并与所述机壳接触,复位弹簧与吸力继电器配合能够控制对无纺布卷轴的夹紧和松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复合无纺布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阶段的无纺布制备系统,需要人工过多参与,工厂的自动化系统庞大,成本高,需要人工参与成型无纺布初始时布料走向,对于无纺布加工成型后的整理还是需要人工装卸,人工定位,而且由于无纺布材料没有充分混合造成后期成型后无纺布强度不够,对于无纺布材料的利用还是不够充分,对于损耗的材料没有进行回收利用,不够灵活,易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复合无纺布制备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高强度复合无纺布制备系统,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捣杆腔,所述捣杆腔下端壁内设有传动腔,所述机壳内固定连接有熔融容器,所述熔融容器上端一部分在所述传动腔内,所述熔融容器上端固定连接有容器,所述容器内设有粉碎腔,所述粉碎腔下端壁设有熔融腔,所述熔融腔左端壁内设有放置腔,所述熔融腔右端壁内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后端壁内有控制腔,所述成型腔下端壁内设有储存腔,所述机壳内设有造粒机构,成型机构和整理机构,所述造粒机构包括所述熔融腔上端壁固定连接设有的网筛,所述网筛上端面在所述粉碎腔内,所述网筛能够过滤所述粉碎腔内过大的颗粒,使熔融更加方便快捷,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所述放置腔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动力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滑动连接有纤维绕轴,所述旋转轴能够带动所述纤维绕轴旋转,所述纤维绕轴上缠绕纤维网,所述纤维绕轴可以灵活更换,从而控制最后无纺布的长度,所述整理机构包括所述机壳内滑动连接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在远离中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在所述定位销上并与所述机壳接触,所述机壳内设有三个吸力继电器,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吸力继电器配合能够控制对无纺布卷轴的夹紧和松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造粒机构包括所述捣杆腔上端壁固定连接设有的丝杆电机,所述丝杆电机动力连接有丝杆,所述捣杆腔左端壁内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右端滑动连接有捣杆,所述捣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另一端有螺纹孔,与所述丝杆啮合,可使所述移动块在所述丝杆的转动下上下移动,所述捣杆下端与外界联通,所述机壳内转动连接有多功能杆,所述多功能杆上端放置一个漏斗,所述多功能杆在所述传动腔内固定连接有小带轮,所述传动腔下端面内固定连接有带轮电机,所述带轮电机动力连接有带轮轴,所述带轮轴固定连接有大带轮,所述大带轮与所述小带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多功能杆转动连接有所述容器,所述多功能杆联通所述粉碎腔和所述熔融腔,所述多功能杆在所述粉碎腔内固定连接有各种粉碎刀具,所述机壳内设有加热电丝,所述加热电丝与电力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达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达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4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