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烧结机分解处置磷石膏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4729.8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伟;杨舒;田森林;黄建洪;赵群;李英杰;严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5/08 | 分类号: | F27B15/08;F27B15/18;F27D17/00;C01B25/222;B09B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张杨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烧结 分解 处置 石膏 资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烧结机分解处置磷石膏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包括粒料制备以及投料与纵向焙烧步骤。本发明将磷石膏、煤或煤矸石以及粘结剂混合,造粒干燥后分层投入到烧结机内,控制烧结机料层温度和烧结停留时间,引风实现颗粒的纵向热分解,所得含S02烟气可用于湿法磷酸生产;含氧化钙等焙烧残渣可用于建材原料;本发明以造粒焙烧为核心,利用烧结机颗粒层状布料结构与纵向焙烧,不但能够强化蓄热作用,降低压降损失,实现对磷石膏的充分分解,具有磷石膏分解效率高的优点,而且可有效降低粉尘浓度,降低除尘负荷、降低流化动力消耗与设备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磷化工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烧结机分解处置磷石膏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我国的煤炭资源赋存具有总量大,但人均可采储量少的特点,且其中高硫煤占有比例大。由于高硫煤中硫分大于3%,燃烧会排放大量以SO2为主要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而被限制开采及销售。另外在煤炭开采和清选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被称为煤矸石的固体废弃物,约占煤炭产量的15%,由于未找到大宗利用途径,目前大都露天堆放。煤矸石的大量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此外,煤矸石中由于存在硫铁矿和含碳物质发生自燃,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基于我国煤炭资源的赋存特点及煤矸石的处理处置状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开发高硫煤、煤矸石的清洁利用有效途径。
磷石膏是湿法制取磷酸时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预计到2021年我国磷石膏的产生量将达到8000万t/a,而其综合利用率不足30%,磷石膏的处理与处置问题尤为迫切。我国磷石膏的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硫资源浪费。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成为磷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中,以磷石膏分解制SO2和CaO以回收Ca、S资源是当前的主要关注点之一,但研究及生产实例中多以中空式回转窑、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高温分解炉来处理分解磷石膏,存在磷石膏分解率低、硫回收困难等问题,同时回转窑、流化床锅炉焙烧过程易结圈易烧损、设备磨损大、能耗高等难题,致使磷石膏分解制硫酸及联产水泥工艺在经济和环保指标下,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限制其大规模推广使用。
中国专利CN112250051A公开了一种磷矿浆吸收磷石膏焙烧烟气联产磷酸和水泥熟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均化后的物料投入到中空长窑进行高温分解,其焙烧过程为全混焙烧,导致粉尘浓度高,除尘负荷大,同时由于物料及粉尘与设备在高温下磨蚀,存在设备损耗大、运行连续性差等问题。
中国专利CN101602518A公开了一种利用磷石膏分解制备氧化钙和二氧化硫的生产工艺,该工艺是将磷石膏与碳混合造粒的颗粒物料投入到流化床分解炉,然后通入煤气或天然气产生高温炉气直接与颗粒物料接触进行反应,存在煤气、天然气价格昂贵、技术经济性欠佳等问题。
为此,研发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利用烧结机分解处置磷石膏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烧结机分解处置磷石膏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磷石膏、煤或煤矸石以及粘结剂混合后,经造粒、干燥后得到粒料;
S2、将粒料按不同粒径分层投入到烧结机内,形成粒径从下到上依次变小的颗粒层状布料结构;焙烧过程中通过引风将粒料纵向逐层热分解,产生的含硫烟气送至湿法磷酸工艺,湿法磷酸工艺固液分离产生的滤渣为磷石膏,磷石膏返回S1步骤,滤液为稀磷酸,焙烧残渣用于建筑原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4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