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上全链路压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4258.0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4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于曼曼;沈焕锐;王继娜;刘星;李平;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微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90 | 代理人: | 苏东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上 全链路压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业务代码侵入较小的线上全链路压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本发明提供的线上全链路压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压测组件集成到线上被测系统;构造压测数据及脚本;根据所述压测数据及脚本,定时对线上线上被测系统施加压力进行压力测试,所述压力测试过程中,进行真实流量和压测流量的识别并进行路由,且对所述真实流量和所述压测流量隔离储存。本发明提供的全链路压测方法通过压力测试过程中,进行真实流量和压测流量的识别并进行路由,便于业务流转的每一服务均能识别压测流量,以决定最终压测流量和真实流量隔离储存,使得对业务方代码侵入最小,能让压测动作与业务完全解耦,只需应用框架进行感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链路压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上全链路压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开发的产品满足上线业务和稳定性的要求,通常会采用各种测试方案以保证产品的功能及性能质量,继而采取各种测试策略和风险应对措施以保障生产系统稳定性。在这些测试方案中,性能测试作为质量保证中的一个重要一环,我们通常会在系统上线前进行线下压测,提前了解系统的服务处理能力、服务响应耗时、平均事务处理能力、CPU等资源使用率等性能指标。
然而,线下压测无法真实、完整的建立系统用户模型,通过压测工具构造的压测数据多样性也与真实用户数据存在偏差,无法解决因基础主件、网络环境因素导致的系统性能评估失真,无法精准预测线上系统整体性能。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全链路压测工具和平台,都无法做到对应用的零侵入。
CN112286798A公开了一种可模拟真实用户场景的全链路压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应用系统的系统数据、性能数据、业务数据和应用状态;场景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分类存储系统数据、性能测试数据、业务数据和应用状态这些场景数据;压测模型建立模块基于所述场景数据建立压测模型;压测执行模块基于所述压测模型制定压测方法,并用于与所述场景数据关联的应用系统压测;压测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应用系统压测过程中进行人工和/或自动调整;压测报告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应用系统的测试报告。该发明提供一种可模拟真实用户场景的全链路压测系统及方法,测试效率高,速度快,可适用各类应用系统,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但是该压测系统及方法不能够做到较好的数据隔离,且对应用的侵入较大。
CN112615759A公开了一种全链路压测组件、方法及装置。该压测组件包括:接收请求处理组件,用于拦截数据请求,并对所述数据请求的请求头进行解析,以根据解析结果判定所述数据请求是否为压测请求;压测请求响应组件,还用于在判定所述数据请求为压测请求时,对所述压测请求进行响应得到压测数据;数据存储组件,用于拦截所述压测数据,并采用影子技术将所述压测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在进行链路压测时,通过全链路压测组件拦截数据请求,并对所述数据请求的请求头进行解析,以根据解析结果判定所述数据请求是否为压测请求;以及在判定所述数据请求为压测请求时,将所述压测请求中的压测标识注入至待压测的第一应用服务的当前的线程上下文中,使得压测标识透传至第一应用服务中。
该方案可以实现压测数据和真实数据的隔离,但本方案具有的局限性是:当某应用未接入本公司特有的ucff框架时,将无法接入压测组件,需要对该应用进行升级后优化后,才能对接压测组件,完成数据隔离和流量标识。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业务代码侵入较小的线上全链路压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上全链路压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压测组件集成到线上被测系统;
构造压测数据及脚本;
根据所述压测数据及脚本,定时对线上被测系统施加压力进行压力测试,所述压力测试过程中,进行真实流量和压测流量的识别并进行路由,且对所述真实流量和所述压测流量隔离储存。
优选地,所述将压测组件集成到线上被测系统的过程中,前端系统的压测组件用于拦截压测数据流量,并将所述拦截的压测数据流量丢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未经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4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