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声目标识别的U-Net结构生成对抗网络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3982.1 | 申请日: | 202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0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曾向阳;薛灵芝;杨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4 | 分类号: | G06N3/04;G06N3/08;G06K9/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目标 识别 net 结构 生成 对抗 网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声目标识别的U‑Net结构生成对抗网络及方法,建立适用水下目标识别的基于U‑Net结构的生成对抗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的消除小样本数据在深度学习网络中的过拟合问题,利用多尺度特征提取的跳跃连接提取水声特征,送入生成对抗网络中。实验利用相同的训练集与测试集对最新的基于水中目标识别方法UATC‑Densenet方法做识别实验,并与本方法进行识别准确率对比,本方法的识别率均优于UATC‑Densenet方法,比较常见的深度网络的水中识别方法DBN网络与DAE网络,以及基础网络GAN网络,在‑20dB~20dB的信噪比范围内,本方法的识别率均高于其他网络。实验证明所提出方法在加大网络层数的情况下,消除过拟合现象,提高水声信号的识别率,增大网络模型的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声目标识别方法,涉及一种用于水声目标识别的U-Net结构生成对抗网络(GAN_U-Net)及在水声目标识别中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水声识别中的应用日趋增多,其中深度生成对抗网络由于其博弈的思想,成为深度学习的研究热点,在水声识别中也有应用。在水声信号的小样本情形下,GAN网络通过生成模型与真实样本多次相互对抗,使得生成模型无限接近真实样本,对抗模型可以很好的识别出真实样本与生成样本。GAN网络应用反向传播算法使得判断模型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但由于水声目标信号的样本数量有限及随机性的特点,使得GAN网络在不同信噪比情形下信号的识别率不稳定,鲁棒性较差;同时在正常的水下背景噪声中,识别率不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水声目标识别的U-Net结构生成对抗网络及方法,克服GAN网络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识别率不稳定,鲁棒性较差的缺点。基于U-Net结构的生成对抗网络。该网络通过提取多尺度特征来提高识别率,同时针对小样本容易过拟合的问题,在多尺度的网络提取中引入跳跃连接,消除过拟合现象。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声目标识别的U-Net结构生成对抗网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设置U-Net网络:由下采样路径与上采样路径组成U-Net模型,将训练集数据首先输入下采样路径,连接两个1×3大小的卷积核,重复卷积操作,然后利用一个激活函数eLU进行校正,然后利用一个1×2卷积核大小、步长为2的最大池化操作用于第一次下采样操作,每次下采用完以后,增加一倍的通道数;将第一次下采样的输出值作为第二次下采样的输入值,再重复两次上述操作;第三次下采样的输出作为第一次上采样的输入,每一次上采样操作包含一个卷积核大小为1×3的反卷积操作,并与下采样路径中同规模卷积输出拼接,对拼接结果重复应用两个1×3大小的卷积核重复两次卷积操作,其中,第一次卷积运算时,通道数量减半,然后利用一个激活函数eLU进行校正;将第一次的上采样输出作为第二次上采样的输入,再重复两次上采样操作;三次上采样操作以后的输出加入稀疏层,并映射到与类别数量相同的一维向量,此一维向量作为网络输出为z′;
步骤2、设置GAN模型:
GAN模型的目标函数定义为:
其中:x~pd(x)、z~pz(z)分别代表真实样本和生成样本分布,生成样本为U-Net网络的输出,D、G代表判别模型和生成模型,D(x)表示判别模型的输出,G(z)表示生成模型的输出,表示为z′;
所述判别模型目标函数为:
所述生成模型目标函数为:
步骤4、基于U-Net结构生成对抗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3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