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给水用改性PE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3814.2 | 申请日: | 2021-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正通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6;C08L51/06;C08K13/06;C08K3/34;C08K3/22;C08K3/04;C08K3/26;C08K5/098;C08K7/14;C08K5/56;F16L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给水 改性 pe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水用改性PE管,包括以下原料组份:聚乙烯树脂100‑300份、聚乙烯蜡50‑150份、纳米碳黑3‑6份、糖精钠4‑10份、陶瓷微粒2‑6份、色母料1‑3份、茂金属催化剂0.5‑1.5份、抗氧化剂0.5‑1.5份、无规共聚聚丙烯1‑3份、聚乙烯蜡1‑3份、硅烷偶联剂0.2‑0.6份、混合料20‑30份和增韧PE改性颗粒20‑50份。有益效果:利用茂金属催化剂进一步提升成品PE管的强度与刚性,并且改善加工性能,在外层做增韧改性,提升PE管的耐腐蚀性,大大降低了抗菌改性所需的成本,加入润滑剂从而可减少改性聚乙烯大分子与其它成分之间的无序缠结,提高熔体的流动性,改善综合的加工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E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给水用改性PE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PE给水管即利用聚乙烯树脂为主要材料制得的管材,PE管因其自身抗冲击、耐老化、耐腐蚀、耐磨损等优点成为给水管的最佳选择,是传统的钢铁管材、聚氯乙烯饮用水管的换代产品。
一般PE给水管材给水管道的应用范围为低于40℃的温度,无法用于热水输送管道,原态HDPE的外表呈乳白色,在微薄截面呈一定程度的半透明状,PE具有优良的耐大多数生活和工业用化学品的特性。在PE管材露天存放或使用时,由于紫外光线及其他作用,PE管材外壁光泽度会较差、且在长时间的存放或使用后,管材容易出现腐蚀现象。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给水用改性PE管及其制造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给水用改性PE管,包括以下原料组份:聚乙烯树脂100-300份、聚乙烯蜡50-150份、纳米碳黑3-6份、糖精钠4-10份、陶瓷微粒2-6份、色母料1-3份、茂金属催化剂0.5-1.5份、抗氧化剂0.5-1.5份、无规共聚聚丙烯1-3份、聚乙烯蜡1-3份、硅烷偶联剂0.2-0.6份、混合料20-30份和增韧PE改性颗粒20-50份。
作为优选的,所述混合料包括以下原料组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4-10份、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8份、润滑剂2-4份和轻质碳酸钙1-3份。
作为优选的,所述增韧PE改性颗粒包括以下原料组份;PE树脂5-15份、钛白粉1-3份、增容改性膨润土3-6份、马来酸酐0.2-0.6份、碳酸钙1-3份,硬脂酸钙1-3份和玻璃纤维2-4份。
作为优选的,所述聚乙烯树脂的质量配比为38-46%,所述聚乙烯蜡的质量配比为20-26%,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60或KH570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的,所述碳酸钙为超细碳酸钙,且所述碳酸钙由高纯度白晶砂经水磨而成,纯度为99.9%,白度≥98%,细度≤3000目。
作为优选的,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由丙烯单体和乙烯单体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共聚得到的,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给水用改性PE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混料机的温度升至60-100℃,将聚乙烯树脂、聚乙烯蜡和陶瓷微粒加入到混料机中进行搅拌混合;
S103、温度持续上升至110-130℃,而后加入上述重量份的纳米碳黑、糖精钠、色母料、硅烷类偶联剂和纳米碳黑,持续20~30min,而后开始冷混,直至温度降至20-50℃,得到混合物料;
S105、将PE树脂、钛白粉、增容改性膨润、马来酸酐、碳酸钙,硬脂酸钙和玻璃纤维份加入挤出机低速搅拌挤出造粒,得到将增韧PE改性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正通塑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正通塑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3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式血管内膜剥脱器
- 下一篇:一种道路施工用混凝土振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