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式血管内膜剥脱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3774.1 | 申请日: | 2021-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薛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7 | 分类号: | A61B17/3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牡丹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血管 内膜 剥脱 | ||
本发明公开了可调节式血管内膜剥脱器,包括固定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右侧固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外部滑动套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右侧环绕固设有数量若干件的可将血管硬化斑块剥脱的辐条,且所述的辐条右侧与移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外部螺纹套设有可带动移动机构向左或向右位移的推动机构,且所述的推动机构与移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外部一体设有可观察推动机构活动距离的刻度,该可调节式血管内膜剥脱器,手术医生可对辐条进行绷起,通过绷起后的辐条对血管内部的斑块进行剥脱处理,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可将血管硬化斑块进行剥脱消除,提高手术治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调节式血管内膜剥脱器。
背景技术
四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逐渐产生管腔闭塞,使肢体发生缺血。
目前临床上多阶段四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多采用手术方法,其中有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法和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然而两者的远期疗效均不理想,且上述手术方法无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进行彻底的剥离消除,进而导致手术效果不佳,对血流恢复仅起到另辟蹊径的作用,鉴于以上缺点,所以设计一款能够将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进行剥脱,且不阻碍血液流通的装置,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可调节式血管内膜剥脱器,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可调节式血管内膜剥脱器,包括固定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右侧固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外部滑动套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右侧环绕固设有数量若干件的可将血管硬化斑块剥脱的辐条,且所述的辐条右侧与移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外部螺纹套设有可带动移动机构向左或向右位移的推动机构,且所述的推动机构与移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外部一体设有可观察推动机构活动距离的刻度。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机构由一号环、连接杆、固定座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一号环内壁固设有连接杆,且所述的连接杆数量为四件均匀设置于一号环内部,所述的连接杆内侧固设有固定座。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机构由螺纹杆、约束槽、手柄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座右侧固设有螺纹杆,所述的螺纹杆前后两端一体设有约束槽,所述的螺纹杆右侧固设有手柄。
进一步,所述的移动机构由滑杆、二号环、转动槽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约束槽内部滑动设有滑杆,所述的滑杆外部固定套设有二号环,所述的二号环内部右侧一体设有转动槽。
进一步,所述的推动机构由转动块、推杆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螺纹杆外部螺纹套设有转动块,所述的转动块左侧固设有推杆,且所述的推杆与转动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调节式血管内膜剥脱器,手术医生可对辐条进行绷起,通过绷起后的辐条对血管内部的斑块进行剥脱处理,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可将血管硬化斑块进行剥脱消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可调节式血管内膜剥脱器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可调节式血管内膜剥脱器的立体图;
图3是推动机构以及移动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二号环的立体图;
图5是二号环与螺纹杆的右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未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3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装置、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给水用改性PE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