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荧光试纸带的便携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1551.1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4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冯;陈志;侯伟博;万春京;周冰;马雷;尹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柏(南京)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协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3 | 代理人: | 郑立发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荧光 试纸 便携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体外诊断分析检测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多种指标同时检测,且现有便携式的检测装置其结构的设计,导致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低下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试纸带的便携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遮光罩和试剂条,遮光罩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遮光罩和右遮光罩,左遮光罩和右遮光罩之间设置有供光路通行的内腔,内腔内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的隔板,隔板将内腔分隔为多个通道,隔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聚光的聚光元件,每个通道上方均可拆卸连接有检测光线波长的检测装置,遮光罩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与检测装置电性连接,遮光罩内设置有与内腔贯通的激发腔,激发腔的下端位于聚光元件的上方,激发腔内设置有激发光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外诊断分析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荧光试纸带的便携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纸基的检测试剂条检测方法时常见的诊断载体,纸基的材质常见的有硝酸纤维素膜,免疫层析(immu-nochromatography as say,ICA)检测技术的原理是:将特异的抗体先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的某一区带,当该干燥的硝酸纤维素一端浸入样品(尿液或血清)后,由于毛细管作用,样品将沿着该膜向前移动,当移动至固定有抗体的区域时,样品中相应的抗原即与该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若用免疫胶体金或免疫酶染色可使该区域显示一定的颜色或者荧光特性,从而实现特异性的免疫诊断。
针对于该显色区域的检测,就现有技术而言,其通常只能进行单一的指标检测,当需要多种指标检测时,则需要更换不同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检测效率低下,因此实现多种指标同时检测的方法还不成熟;就检测精度而言,现有技术中检测精度比较高的是一些大型的全自动分析仪,但是对于一些便携的检测装置,目前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指标值精度不够准确,不能满足一些高精度需求分析的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基于荧光试纸带的便携检测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进行单一指标检测,不能多种指标同时检测,导致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现有便携的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其检测的指标值不够准确,不能满足一些高精度需求分析的应用场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基于荧光试纸带的便携检测装置,包括:遮光罩和试剂条,所述遮光罩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遮光罩和右遮光罩,所述左遮光罩和右遮光罩之间设置有供光路通行的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内腔分隔为多个通道,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聚光的聚光元件,每个所述通道上方均可拆卸连接有检测光线波长的检测装置,所述遮光罩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遮光罩内设置有与内腔贯通的激发腔,所述激发腔的下端位于聚光元件的上方,所述激发腔内设置有激发光源。
进一步地,聚光元件采用多个双凸透镜拼接形成,每个双凸透镜对应一个通道,且双凸透镜呈水平放置。
进一步地,检测装置为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地,激发腔与通道一一对应,所述激发腔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设置,所述激发腔的下端与通道贯通形成出射口,所述出射口位于聚光元件的上方。
进一步地,角度为30-60度。
进一步地,激发光源与出射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滤光片,所述第一滤光片与激发光源发射的光线呈垂直状态。
进一步地,检测装置与聚光元件之间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二滤光片卡夹在隔板之间。
进一步地,遮光罩的材质为ABS、PC、PP或POM。
一种基于荧光试剂带的便携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聚光元件,在通道内的隔板上开设凹槽,该凹槽位于激发腔的下端,将聚光元件水平卡夹设置在隔板间,并利用胶粘法进行固定;
步骤二:利用激发腔内的激发光源产生检测光,并经过激发腔下端传播至通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柏(南京)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禾柏(南京)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1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