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调水工程对平原河网水动力调控效果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1520.6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2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平;于珊;潘泓哲;李金华;岳桢铻;程月;魏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水 工程 平原 河网 动力 调控 效果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调水工程对平原河网水动力调控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根据引调水工程的调水方案采集监测数据;根据监测数据计算指标参数;根据指标参数对预设的评价指标赋分,所述预设的评价指标包括,水动力条件指标区域换水率,经济效果指标调水效率和约束指标槽蓄量变化率;根据赋分结果评价引调水工程对平原河网水动力调控效果。本发明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引调水工程对平原河网水动力调控效果评价方法,系统地对调水引流工程对河网水动力的改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和客观,并且可为输水工程方案的实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引调水工程对平原河网水动力调控效果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平原河网地区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河流流速较慢,水动力是河湖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变量,为改善和维护区域水环境,增强水动力条件成为治理水环境的措施之一,其中调水引流是较为常见且重要的一种手段。通过调水引流工程改善水动力条件,同时使水体的复氧量增加,有利于水体自净能力的提高,同时调水也使死水区和非主流区的污染水体得到置换。
目前,引水对水环境改善效果的分析尚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研究通常依据换水率及经济指标辨析引调水工程的水动力改善效果,缺乏从调水对河网区槽蓄量的影响角度综合考虑调水效果,因此,提出一套用于评价引调水工程对平原河网水动力调控效果的方法尤为重要,为输水工程方案的实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引调水工程对平原河网水动力调控效果评价方法,能够综合评价调水效果,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和客观,为输水工程方案的实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引调水工程对平原河网水动力调控效果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引调水工程的调水方案采集监测数据;
根据监测数据计算指标参数;
根据指标参数对预设的评价指标赋分,所述预设的评价指标包括,水动力条件指标区域换水率,经济效果指标调水效率和约束指标槽蓄量变化率;
根据赋分结果评价引调水工程对平原河网水动力调控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引调水方案包括设定监测断面,选定引调水方案中涉及的引、排水闸站。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监测数据包括对引排水闸站流量、设定断面处的测点流速以及断面测流线处水深的监测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指标参数包括河道分流比、河道换水率、河网区槽蓄量变化率。
进一步的,所述河道分流比的计算所需数据包括干、支流过水量,其河道过水量的计算过程为垂线平均流速→部分平均流速→部分断面面积→部分流量→断面过水量。计算过程如下:
一点法:
vm=v0.6 (1)
二点法:
vm=0.5(v0.2+v0.8) (2)
式中,vm为垂线平均流速(m/s),v0.6、v0.2、v0.8分别为相对水深0.6、0.2、0.8处的测点流速(m/s),垂线(测流线)处的水深1.5m时,采用一点法;水深为1.5~2.0m时,采用二点法。
v′i=αvi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1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托式低井道家用电梯上梁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非接触式测温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