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拓缝装置及应用该拓缝装置的剪力墙裂缝修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50145.3 | 申请日: | 202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4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曾华林;周豁然;刘柏言;廖清华;韦锦汉;廖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月俄;姚启政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应用 剪力 裂缝 修补 工艺 | ||
1.一种拓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驱动腔(11)、传动腔(12)、打磨腔(13)及电源腔(14),所述驱动腔(11)内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传动腔(12)内设置有传动组件(3),所述打磨腔(13)内转动设置有磨轮(521),所述电源腔(14)用于安装电池以为所述驱动电机(2)供电,所述打磨腔(13)内还设置有除尘件(9);所述驱动电机(2)的转轴从所述驱动腔(11)贯穿至所述传动腔(12)内,所述传动腔(12)内还设置有从动轴(4),所述传动组件(3)将所述驱动电机(2)的动力向所述从动轴(4)传递,所述从动轴(4)从所述传动腔(12)贯穿至所述打磨腔(13)内以驱使所述磨轮(521)转动;
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第一传动轮(31)、第二主传动轮(321)及第二副传动轮(322),所述驱动电机(2)的转轴上设置有主动轮(21),所述从动轴(4)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轮(41)及第二从动轮(42),所述第一传动轮(31)将所述主动轮(21)的动力向所述第一从动轮(41)传递,同时,所述第二主传动轮(321)与所述第二副传动轮(322)将所述主动轮(21)的动力向所述第二从动轮(42)传递;
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打磨腔(13)的位置设置有格挡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拓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腔(13)内设置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包括连接部(51)、安装部(52)、传动部(53),所述打磨腔(13)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孔(131),所述安装孔(131)内安装有安装片(7),所述安装片(7)开设有连接孔(71),所述连接部(51)位于所述连接孔(71)中并连接于所述安装片(7),所述安装部(52)用于安装所述磨轮(521),所述传动部(53)用于连接所述从动轴(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拓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7)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安装孔(131)内,所述连接部(51)穿过所述连接孔(71)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片(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拓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1)穿过所述连接孔(71)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片(7),所述安装片(7)上设置有固定组件(8),所述安装片(7)上开设有安装槽(72),所述固定组件(8)包括固定插片(81)及压缩弹簧(82),所述固定插片(81)设置于所述安装槽(72)内,所述压缩弹簧(82)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插片(81)且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槽(72)的槽底,所述安装孔(131)的内壁开设有固定插槽(132),所述固定插片(81)与所述固定插槽(132)插接配合;所述安装片(7)上还开设有让位槽(73),所述让位槽(73)连通于所述安装槽(72),所述让位槽(73)中设置有按压片(83),所述按压片(83)固定于所述固定插片(8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拓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7)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31)中,所述连接部(51)可滑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孔(71)内,所述连接部(51)开设有抵孔(511),所述抵孔(511)内安装有抵件(6),所述抵孔(511)包括螺纹段(5111)及抵接段(5112),所述抵件(6)包括螺纹部(61)、第一抵部(62)、过渡部(63)、第二抵部(64)及手拧部(65),所述螺纹部(61)与所述螺纹段(5111)螺纹配合;所述连接部(51)还开设有容置孔(512),所述容置孔(512)连通于所述抵接段(5112),所述容置孔(512)内安装有抵块(5121),所述连接孔(71)的内壁开设有抵槽(74),所述抵块(5121)受所述第二抵部(64)的抵压而与抵槽(74)插接配合,所述抵块(5121)受所述第一抵部(62)的抵压时脱离所述抵槽(7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拓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件(15)靠近打磨面的一侧设置有金属条(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01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