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预制块及河道生态挡墙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49850.1 | 申请日: | 202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熊亮;袁幸朝;赵云飞;孙林智;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15/10;E02D29/02;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胡晓丽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预制 河道 挡墙 | ||
1.生态预制块,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为中空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动球体(2)和若干清理球体(3);
所述桩体(1)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槽口,所有槽口沿桩体(1)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槽口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桩体(1)轴向同向,槽口连通外部环境和桩体(1)的中空腔体;
桩体(1)中空腔体内设置浮动球体(2),浮动球体(2)的最大外径小于桩体(1)的最小内径;
每个清理球体(3)通过连杆(4)贯穿槽口后与浮动球体(2)连接;清理球体(3)包括中空半球体I(31)和中空半球体II(32),中空半球体I(31)和中空半球体II(32)对称设置、且通过中空柱体(33)连接,整体呈球体或椭球体结构;中空柱体(33)外由内向外依次套设有至少两层滤网筒(34),滤网筒(34)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在中空半球体I(31)和中空半球体II(32)相对的端面上;且相邻滤网筒(34)之间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预制块,其特征在于,外层滤网筒(34)的网孔孔径大于内层滤网筒(34)的网孔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预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半球体I(31)和中空半球体II(32)通过中空柱体(33)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预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筒(34)的轴向两端设有安装环板(35),所述安装环板(35)可拆卸固定在对应侧的中空半球体I(31)或中空半球体II(32)的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预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的一端与浮动球体(2)连接,连杆(4)的另一端与清理球体(3)通过万向接头转动连接。
6.河道生态挡墙,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生态预制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柱墩(5);
由N个柱墩(5)轴侧依次临接呈直线排布作为第一挡墙组,设置第一挡墙组的柱墩(5)的排布方向与河道延伸方向垂直,且在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向河岸方向上,各柱墩(5)的高度逐渐减小;由N-m个柱墩(5)轴侧依次临接呈直线排布作为第二挡墙组,设置第二挡墙组的柱墩(5)的排布方向与河道延伸方向垂直,且在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向河岸方向上,各柱墩(5)的高度逐渐减小;
第一挡墙组和第二挡墙组沿河道延伸方向依次交替排布,相邻第一挡墙组和第二挡墙组之间通过连接筋板(6)连接;第二档墙组的自由端的柱墩(5)与桩体(1)轴侧连接;
其中,N为≥4的正整数,m为≤3的正整数;
所述生态预制块安装在河道挡墙上,作为河道挡墙的组成部件;使用时,浮动球体和清理球体漂浮在河道岸边,用于拦截流经的水流携带的垃圾,对河道水流边缘的垃圾起到回收处理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道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挡墙组和第二挡墙组对应的柱墩(5)之间通过连接筋板(6)连接,相邻连接筋板(6)之间的空间内填充碎石或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道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对于第一挡墙组和/或第二挡墙组内,相邻柱墩(5)之间的接触面为弧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道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对于第一挡墙组和/或第二挡墙组内,柱墩(5)的顶端面设有绿植种植区域(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98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