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来酸二烷基酯的生产工艺系统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9672.2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贯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08 | 分类号: | C07C67/08;C07C67/54;C07C69/60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炊万庭 |
地址: | 2014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来 烷基 生产工艺 系统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马来酸二烷基酯的生产工艺系统,包括自催化反应段和后酯化反应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酯化反应段包括至少三个串联的反应釜,分别为反应釜R1、反应釜R2和反应釜R3,后酯化反应段的物流包括自催化产物物流、低碳醇物流、新催化剂物流和废催化剂物流;每个所述反应釜上均连接有进料和出料用的管线,所述管线上均设有阀门,通过控制所述阀门可以使某一个或任意几个所述反应釜从生产中离线出来;
所述自催化产物物流沿自催化产物管线输送,自催化产物管线包括主管路11以及向所述反应釜R1供料的支管路L1;
所述低碳醇物流沿低碳醇管线输送,低碳醇管线包括主管路12以及分别向所述反应釜R1、反应釜R2和反应釜R3供料的支管路L4、支管路L5和支管路L6;
所述支管路L4的出料端连接在所述支管路L1上游的所述主管路11上;所述支管路L5、所述反应釜R1的反应物料管道13以及所述反应釜R2的进料管通过三通接头T2连接,且所述支管路L5与所述主管路11通过四通接头T1交叉连接;所述支路管L6、所述反应釜R2的反应物料管道14以及所述反应釜R3的进料管通过三通接头T3连接,且所述支路管L6与所述主管路11通过三通接头T4交叉连接;
所述反应釜R2的反应物料管道14上还通过三通接头T5连接有辅助排料管L10;
所述新催化剂物流沿新催化剂管线输送,新催化剂管线包括主管路15以及分别向所述反应釜R1、反应釜R2和反应釜R3供料的支管路L7、支管路L8和支管路L9;
所述废催化剂物流沿废催化剂管线输送,废催化剂管线包括主管路16以及分别从所述反应釜R1、反应釜R2和反应釜R3出料的支管路;
所述反应釜R1、反应釜R2和反应釜R3的进料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V1、控制阀V2和控制阀V3;所述主管路11位于所述四通接头T1的上游设置有控制阀V4;所述主管路11位于所述四通接头T1和所述三通阀T4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V5;所述反应釜R1和反应釜R2的反应物料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V7和控制阀V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来酸二烷基酯的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均包括精馏段,精馏段的顶部出口管均与低碳醇分离塔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来酸二烷基酯的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醇分离塔为减压精馏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来酸二烷基酯的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催化反应段包括串联的2个反应器,分别为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每个所述反应器的壳程或夹套均为预热低碳醇管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马来酸二烷基酯的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器为列管式反应器或釜式反应器,第二反应器为管式反应器或固定床反应器。
6.一种马来酸二烷基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熔化的马来酸酐和低碳醇分别送入自催化反应段中,经自催化反应段串联的2个反应器进行预酯化反应,得到自催化产物物流;
(2)从所述第二反应器中流出的自催化产物物流与经加热的低碳醇共同送入后酯化反应段串联的反应釜中进行多相催化反应,新催化剂通过每一个反应釜的下部设置的新催化剂进口进入反应釜,反应产物经反应物料出口排出;通过控制反应釜之间连接的管线和阀门,使某一个或任意几个反应釜从生产中离线出来以进行催化剂更换或设备检修;每个反应釜的精馏段产物经顶部出口管进入低碳醇分离塔,然后低碳醇分离塔通过降低压力使低碳醇与水分离,得到的低碳醇作为原料返回自催化反应段或者后酯化反应段继续参与反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马来酸二烷基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所述第二反应器中,马来酸单烷基酯与马来酸二烷基酯的浓度达到反应平衡,且每个反应器内的反应热均通过流经反应器壳程或夹套的低碳醇换热带走,低碳醇被加热后作为后续反应的原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马来酸二烷基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碳醇是指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醇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贯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贯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96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