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9665.2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6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海;肖周杰;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7;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逸卿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硬碳负极材料为核壳结构,所述核壳结构包括核心和壳层;所述核壳结构包括壳层和核心;所述壳层为无定型碳,所述核心为含锂的硬碳;所述核心的制备原料包括基底材料、改性剂和锂添加剂的组合;通过选择沥青和/或焦油作为基底材料,利用改性剂与基底材料之间发生的交联反应,形成各向同性材料,搭配加入锂添加剂,避免后期结构内部缺陷造成的活性锂损失;最后对核心材料进行表面包覆,进一步减小了核心材料的表面缺陷,有效提高了锂离子电池时首效和倍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最 广泛的负极材料,具有稳定的电压平台与长循环稳定特性,但是其理论容量仅 为372mAh/g,无法满足人类对高能量密度储能期间的需求。
碳基负极材料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其中,硬碳材料的理论容量可以达到500mAh/g,其主要是依靠材料之间的层间孔隙结构及层间距的结构共同储锂来 实现的。CN112573517A公开了一种沥青基硬碳包覆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 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粉碎,将沥青粉碎至平均粒度为6~10μm 的粉体;步骤二、搅拌混合,沥青粉体与天然石墨以6:100~10:100的质量比混 合均匀;步骤三、加热包覆,在空气气氛下,混料在250~350℃的滚筒炉或卧 式釜中边搅拌边加热,加热时间为2~4h,空气流量为0.5~1.5m3/h,完成沥青 对天然石墨的均匀包覆及沥青的交联固化;步骤四、碳化,包覆后的天然石墨 在1100℃的推板窑或辊道窑中进行碳化,制得沥青基硬碳包覆天然石墨负极材料。该发明所示方法制备的改性天然石墨,较传统工艺制备的改性天然石墨, 在循环性能方面有极大的提高,可满足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 CN109037603A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沥青基球形多孔掺杂改性硬碳负极材料的方 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交联氧化制备:将高温煤系沥青粉碎后在N保护下 加入交联剂,搅拌升温熔融沥青,沥青与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制备交联沥青, 随后加入氧化剂,并通入O2,搅拌恒温反应得到交联氧化沥青;(2)喷雾造粒; (3)沥青微球的炭化;(4)沥青基硬碳的包覆和石墨化。通过采用低温喷雾造 粒方法制备规整的球形多孔沥青基微球,经炭化,包覆后制备的球形硬碳,其 压实密度大于1.1g/cm,压实密度高,可逆比容量大于400mAh/g,首次库仑效 率大于80%,循环500次容量保持率大于85%,30C/1C容量保持率为大于98%, 电化学性能更好,安全环保,经济高效,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但是,由于其使用的核心在制备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结构,造成最终得到的硬 碳负极材料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存在首效较低的问题。
CN111439738A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硬碳、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该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生物质粉末,经混合溶液浸渍后,再经过滤、洗涤至中性 和干燥后,得物料A;物料A,经预碳化及粉碎后,得D50为5~8μm的含碳 生物质粉末;含碳生物质粉末、含锂化合物、含N化合物和含P化合物的混合 物,经碳化,即得;混合溶液中去除硅的物质的浓度为1~10mol/L,混合溶液 中去除金属的物质的浓度为1~10mol/L,浸渍的时间为5~72h;该制备方法, 成本低、安全可靠、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所得硬碳材料的性能更好。 但是,该专利制备得到的生物质硬碳并非核壳结构,仅仅包含无定形碳,其存 在一定的缺陷,且比表面积较大,不利于提高电池的首效和倍率性能。因此, 开发一种结构缺陷小且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首效的硬碳负极材料,是本领域目 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96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的追踪方法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枸橼酸莫沙必利口崩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