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酚酸类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8350.6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志;叶大威;麦裕良;肖盈;张靖雯;陈晓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G1/00 | 分类号: | C07G1/00;A61K8/365;A61K8/368;A61K8/37;A61K8/49;A61P29/00;A61Q17/00;A61Q19/02;A61Q19/08;A23L33/105;C07C65/03;C07D493/06;C07C59/48;C07C59/6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66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酚酸类 活性 物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酚酸类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酚酸类活性物质包括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鞣花酸、对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丹参素、迷迭香酸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总含量为100‑500mg/g。本发明制备得到酚酸类活性物质中酚羟基的总含量为7.0‑14.0mmol/g,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抑菌、抗炎、美白等生物活性,可应用于抗炎舒敏、祛痘除痕、美白淡斑、祛皱抗衰等化妆品的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酚酸类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酚酸类活性物质包括对香豆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鞣花酸、丹参素、丹酚酸、迷迭香酸等,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炎、抗菌、美白淡斑、降血脂、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生物活性,在医药、食品保健、化妆品、动植物营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酚酸类活性物质通常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提取,或采用有机合成、生物合成的方法制造。木质素是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芳香族化合物,地球每年可产生6×1014t左右木质素,是极具潜力的可再生碳资源。在我国工业生产中,木质素年产量超过1100万吨,部分用于燃烧供能、低值化工产品等,大量被遗弃,有效利用率不到20%,这造成生物质资源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污染。由于木质素本征结构中具有与酚酸类化合物相类似的结构单元,因此,以木质素为原料来制备酚酸类化合物是实现木质素废弃物高值利用的有效途径,且具有技术可行性。
目前,利用木质素制备酚酸类化合物多采用化学法和生物法。化学法通过热解、气化、水解、还原和氧化等方法将木质素解聚成小分子酚类化合物,其中,催化氧化方法可得到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等酚酸类化合物,产物收率15%,得不到对香豆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等高活性的酚酸类化合物,且由于制备过程采用均相金属盐催化剂和有机溶剂,致使后续分离提取操作将产生大量废液、废渣等,环境污染较大。生物法多采用木质素氧化酶、锰过氧化氢酶、漆酶等酶工程或嗜热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发酵方式,将木质素转化为粘康酸等小分子酸类、酚类、酚酸类等化合物,得到的对香豆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等酚酸类化合物含量非常低,通常≤200μg/g,目标产物含量较低,致使产物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难度增加,耗能增加,且发酵和提取过程废液量大大增加。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利用木质素制备对香豆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等高活性酚酸类化合物的绿色高效合成方法。除此之外,目前还未见有将此种酚酸类化合物混合原料应用于化妆品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酚酸类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目前采用的化学法或生物法制备酚酸类化合物有效成分含量低,分离困难、废弃物多,对环境污染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酚酸类活性物质,包括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鞣花酸、对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丹参素、迷迭香酸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总含量为100-500mg/g。
本发明提供的酚酸类活性物质中所含的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鞣花酸、对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丹参素、迷迭香酸属于高活性酚酸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抑菌、抗炎、美白等生物活性。
作为本发明所述酚酸类活性物质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酚酸类活性物质中酚羟基的总含量为7.0-14.0mmol/g。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酚酸类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质素、催化剂、反应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氧气置换排尽釜内空气后,充入0.5-1.5MPa氧气,在120-180℃下搅拌反应2-12h,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所述催化剂,收集反应液,再用所述反应溶剂洗涤滤饼,合并洗出液和反应液,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后得到中间产物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8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