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传导扬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47707.9 | 申请日: | 202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2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创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德大康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导 扬声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磁路模块,所述磁路模块内设有音圈,所述磁路模块安装有振动模块,所述振动模块用于配合磁路模块达到振动的目的,所述振动模块设置有用于传递声音的传振部,所述传振部为PCB板,所述PCB板焊接有连接触点,所述连接触点为音圈以及外界控制器的电连接提供条件,以使外界控制器通过PCB板驱动音圈工作。本申请具有方便对音圈供电、操作简单、容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声音传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传导扬声器。
背景技术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通过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相对于通过振膜产生声波的经典声音传导方式,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能在吵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
现有骨传导扬声器包括磁路模块、振动模块以及传振片,磁路模块工作时,能够带动振动模块振动,间接使得传振片振动,继而方便骨传导扬声器配外壳实现传声功能。一般情况下,磁路模块安装在预先制作好的外壳中,当外壳与耳机壳体相适配时,便能利用骨传导扬声器传声。振动模块包括音圈,音圈上连接有音圈线,在磁路模块、振动模块以及传振片上均开设有穿线孔,穿线孔供音圈线穿出,音圈线穿出穿线孔后,延伸有预先设定的长度。长度的设置便于与外界控制模块相连接,以使控制模块驱动音圈工作。
然而,音圈线焊接在音圈上,再从穿线孔引出的操作方式,较为麻烦,且音圈线会占据一部分体积,不利于骨传导扬声器精简自身体积与重量。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操作以及提高骨传导耳机的精巧程度,优化骨传导耳机的空间以及重量,本申请提供一种骨传导扬声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骨传导扬声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磁路模块,所述磁路模块内设有音圈,所述磁路模块安装有振动模块,所述振动模块用于配合磁路模块达到振动的目的,所述振动模块设置有用于传递声音的传振部,所述传振部为PCB板,所述PCB板焊接有连接触点,所述连接触点为音圈以及外界控制器的电连接提供条件,以使外界控制器通过PCB板驱动音圈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一般的传振板替换成PCB板,既能使传振板达到传振的目的,又能使得音圈很容易的被驱动,实际上PCB板相当于转接作用,当采用金属丝连接音圈以及连接触点时,外界控制器能很容易对电路板进行供电,即直接将外界导线焊接在连接触点上即可,此操作方便较为简单。
而采用金属丝连接音圈以及PCB板、而不采用导线连接的方式,能节省导线的材料以及体积,其次,因为采用的是金属丝,金属丝很细,基本不占据空间,方便优化其余元件的构造设计,进而能充分优化骨传导扬声器的体积以及重量。同时,骨传导扬声器的整体性能能够保持不变,不需要额外腾出穿线孔的方式,也能有效简化制作工艺,也能提高制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连接触点焊接在PCB板面朝振动模块的边缘侧壁上,所述连接触点通过金属丝与音圈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触点处于边缘侧壁上的方式,能够便于导线的焊接,从而方便骨传导扬声器配合外界器件(例如耳机外壳)的安装效率。
可选的,所述PCB板与外壳相适配,且所述PCB板能且能活动伸缩在磁路模块上,所述PCB板的半径大于磁路模块的半径,当PCB板与磁路模块相抵接时,所述连接触点处于磁路模块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PCB板与磁路模块相抵接时,连接触点处于磁路模块外侧的方式,即能够对连接触点起到保护的作用,又能便于导线的焊接。
可选的,所述振动模块包括安装架、第一振动片以及薄片,所述PCB板、薄片以及第一振动片自上而下依次套设在安装架上,所述音圈设置在背对第一振动片的安装架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德大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德大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7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柱角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插销推进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