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雾式除尘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7007.X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4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景园精密铸造(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哲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7 | 代理人: | 周黎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雾 除尘 机构 | ||
本发明适用于除尘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喷雾式除尘机构,包括:进水管,用于连接高压水源;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水管上的至少一组雾化管,所述雾化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雾化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设于所述雾化管上第一开口处的旋转雾化盖,所述旋转雾化盖与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缝隙,所述旋转雾化盖上设置有呈发散状的螺旋槽,用于雾化流经所述旋转雾化盖处的高压水;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旋转雾化盖之间的缝隙绕所述雾化管的一周,因此,从所述旋转雾化盖处喷出的水雾面积较大,而且,从所述螺旋槽喷射出的水滴具有离心力,能够进一步的增大水雾面积,使得本发明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雾式除尘机构。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粉尘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其粒径一般都小于75μm。这些粉尘中被人体吸入后,小于5μm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时还会引起肺癌。沉积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会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细胞所吸收,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此外,粉尘还会沾污建筑物,使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遭受腐蚀。降落在植物叶面的粉尘会阻碍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
粉尘的常用处理方式有生物纳膜抑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湿式收尘技术。其中湿式除尘,是利用水为媒介来除尘:将水通过设备处理使其达到雾化状态,水雾颗粒充分增加与粉尘颗粒的接触面积,两者碰撞后凝聚形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直至最后自然沉降,达到消除粉尘的目的。
湿式除尘技术中常用喷淋及水浴两种方法。水浴法是利用高压离心风机的吸力,把含尘气体压到装有一定高度水的水槽中,利用水的洗涤作用把一部分粉尘吸附在水中并沉降收集,这种方式捕集粉尘能力差,除尘效率低;喷淋法是使用高压喷头则由上向下喷洒水雾,捕集飘散在密闭空间内的尘粒,由于喷头的位置是固定的,雾化后的水喷洒覆盖面积小,降低了除尘效率。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喷雾式除尘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雾式除尘机构,旨在解决目前的除尘装置除尘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喷雾式除尘机构,所述喷雾除尘机构包括:
进水管,用于连接高压水源;
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水管上的至少一组雾化管,所述雾化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雾化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
设于所述雾化管上第一开口处的旋转雾化盖,所述旋转雾化盖与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缝隙,所述旋转雾化盖上设置有呈发散状的螺旋槽,用于雾化流经所述旋转雾化盖处的高压水。
优选地,所述旋转雾化盖的外径大于等于所述雾化管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螺旋槽绕所述旋转雾化盘的中心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除尘单元还包括:
设于所述雾化管内的旋转单元,用于带动所述旋转雾化盘转动。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内通入脉冲水流,所述旋转单元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雾化管内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与所述雾化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所述旋转雾化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雾化管至少设置有两组,且相邻的所述旋转雾化盖上的螺旋槽及所述螺旋杆上的外螺纹旋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旋转单元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雾化管内的螺旋导管,所述螺旋导管与所述雾化管的内壁之间设有缝隙,所述螺旋导管与所述螺旋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旋导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爪,所述固定爪与所述雾化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景园精密铸造(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顺景园精密铸造(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7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