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平台渐变壁厚铸造节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5462.6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柱;代保华;陈湘茹;郭爱民;田俊敏;翟启杰;陈杨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中设华晋铸造有限公司;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C21D1/18;C21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涂华明 |
地址: | 100004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平台 渐变 铸造 节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海洋平台渐变壁厚铸造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钢结构管件的主体,所述主体为整体浇铸的铸钢,所述主体包括一根中心连接管,2-4根斜管,2-6根底管;中心连接管、斜管和底管的连接端相贯汇集于一处形成节点核心区,所有连接管件的中轴线在节点核心区交汇于两个中心点上,两个中心点相距250-300mm,相邻两根连接的管的内外壁表面之间设置圆角过渡;所述中心连接管和斜管的管件上部为壁厚逐渐增加,下部为均匀壁厚;
中心连接管从距离中心连接管端点180-220mm处开始逐渐增加壁厚,中心连接管上部的中心点位置壁厚最大,中心连接管上部的最小壁厚25-30mm,最大壁厚为35-45mm,中心管下部的壁厚为25-30mm;斜管从与中心连接管的交汇区域开始逐渐增加壁厚,斜管上部最小壁厚20-25mm,最大壁厚为30-40mm,斜管下部壁厚为20-25mm;斜管与中心连接管呈30-45°角连接;底管为均匀壁厚管,壁厚为12-15mm,与中心连接管呈60-90°角连接;
对所述的铸造节点用钢进行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淬火处理:将低温环境下耐腐蚀高强高韧铸造节点用钢铸件升温至930-970℃,保温1-2h后以30-50K/s速度水冷至室温;
(2)回火处理:将上述水淬后的低温环境下耐腐蚀高强高韧铸造节点用钢升温至450-700℃,保温4-6h后空冷至室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连接管和斜管的管件上部为壁厚逐渐增加,下部为均匀壁厚;中心连接管从距离中心连接管端点190-210mm处开始逐渐增加壁厚,中心连接管的中心点位置壁厚最大,中心连接管上部的最小壁厚28-30mm,最大壁厚为40-42mm,中心连接管的下部壁厚为28-30mm;斜管从与中心连接管的交汇区域开始逐渐增加壁厚,斜管上部最小壁厚22-23mm,最大壁厚为32-38mm,斜管下部壁厚为22-23mm;斜管与中心连接管呈35-40°角连接;底管为均匀壁厚管,壁厚为13-14mm,与中心连接管件呈70-80°角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连接管和斜管的管件上部是指管件横截面的水平面以上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节点,其特征在于斜管的最大壁厚处位于节点中心处与中心连接管的轴线垂直的截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节点用钢中的铁素体占比≥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节点用钢中碳含量满足C≤0.12%,碳当量满足Ceq≤0.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中设华晋铸造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未经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中设华晋铸造有限公司;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54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