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人造冰场地面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5298.9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洪;张浩然;郑美玲;武争艳;张振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3/10 | 分类号: | E01C13/10;F25C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马倩倩 |
地址: | 300451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人造 冰场 地面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人造冰场地面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基坑回填土形成回填土层,在回填土层上铺设砂浆碎石层,在砂浆碎石层上进行冰地面垫层施工;S2、进行地圈梁和环道施工,并进行防水、防裂处理,在冰地面垫层铺设找平层;S3、基础上安放冷媒主管道,并在冰地面基础上依次铺设保温板和薄膜;S4、在冰地面基础上依次安装制冷支管支座和制冷支管,并将冷媒主管道进行密封串联;S5、对管道进行试压保压;S6、铺设温度传递层;S7、在温度传递层上进行冰层施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人造冰场地面的施工方法,提高了施工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降低冰地面结冰时会产生的内应力,减小成冰对施工基础的损坏,空间利用率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造冰地面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人造冰场地面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冰地面的施工的项目会越来越多。且冰地面为冰球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冰地面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比赛冰面的运动舒适程度。所以对冰地面结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及制冰的成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冰地面施工地基承载能力的整体性不足,冰地面结冰时会产生较大内应力,会对外围挡墙产生向外的推力易导致制冰过程中冰面冰体边缘易出现扩展性裂造成冰面边缘破坏,且冰面下超薄混凝土基础一次性施工易产生细微裂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节能型人造冰场地面的施工方法,以解决冰地面施工地基承载能力的整体性不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节能型人造冰场地面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进行冰地面基础的基坑挖设,在基坑挖设完成后对基坑回填土并压实形成回填土层,在回填土层上铺设砂浆碎石层,在砂浆碎石层上进行冰地面垫层施工;S2、在步骤S1中的冰地面垫层上进行地圈梁和环道施工,并对冰地面垫层及其上的地圈梁和环道进行防水、防裂处理,并在防水、防裂处理后的冰地面垫层铺设找平层即完成冰地面基础施工;S3、在步骤S2中的冰地面基础上安放冷媒主管道,并在冰地面基础上依次铺设保温板和薄膜;S4、在冰地面基础上依次安装制冷支管支座和制冷支管,并将制冷支管与步骤S3中的冷媒主管道进行密封串联;S5、对冷媒主管道及其串联的制冷支管进行试压保压;S6、在步骤S3中的薄膜上端、冷媒主管道外围和制冷支管外围铺设温度传递层;S7、在温度传递层上进行冰层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回填土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5mm,且进行多次回填土作业,每次回填土虚铺厚度不超过250mm,夯实厚度不超过200mm,回填土层的压实系数不得低于0.9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砂浆碎石层的铺设方法是,在回填土层铺设碎石并对碎石进行稳压后形成碎石层,随即对碎石层进行灌砂浆,且将砂浆灌满碎石间的孔隙,灌砂浆完成后,用平板振捣器全面振捣,振捣时应重叠10-20厘米,同一位置振捣时,振捣时间不少于30秒。
进一步的,所述地圈梁和环道为一体浇筑成型,且温度传递层位于环道内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密封串联的方法,冷媒主管道进出接口均涂抹密封胶,涂抹密封胶的长度不小于150mm,冷媒主管道分支进出管与制冷支管的有效连接长度不得小于150mm,并且制冷支管的每个端口外围均套接固定卡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冰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对温度传递层进行杂物清理;A2、通过向冷媒主管道内填充制冷介质对温度传递层进行降温;A3、在降温的温度传递层上进行多次洒水制冰形成第一冰层,每次洒水的厚度不得高于1mm,每次洒水的时间间隔不得低于2小时;A4、在第一冰层上进行冰漆层施工;A5、在冰漆层上进行多次洒水制冰形成第二冰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人造冰场地面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52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