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脱硫吸收液中去除硫代硫酸根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45242.3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0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谭自强;李焕湘;文乐;伏刚;朱海;瞿浪宇;黄清怡;梁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创新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李力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吸收 去除 硫酸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从脱硫吸收液中去除硫代硫酸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初始脱硫吸收液中加硫酸溶液调pH值至2以下,脱硫吸收液为有机胺脱硫吸收液,使脱硫吸收液中的硫代硫酸根分解为硫单质和SO2气体,得到第二脱硫吸收液,经排SO2气体和过滤,得到第三脱硫吸收液;
S2、将第三脱硫吸收液用石灰乳调pH值至6~7,经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得到第四脱硫吸收液,过滤后,得到第五脱硫吸收液;
S3、将第五脱硫吸收液中加入氟化氢溶液,控制第五脱硫吸收液的pH值为5~6,经反应生成氟化钙沉淀,得到第六脱硫吸收液,经过滤后,得到第七脱硫吸收液,将第七脱硫吸收液返回脱硫系统循环使用;
步骤S1中,所述初始脱硫吸收液中硫代硫酸根的浓度≥10000mg/L,硫酸根的浓度≥50000mg/L,所述初始脱硫吸收液的pH值为4~6;
步骤S1中,所述第三脱硫吸收液中硫代硫酸根的浓度≤30mg/L,硫酸根的浓度≥100000mg/L,所述第三脱硫吸收液的pH值≤2;
步骤S2中,所述第五脱硫吸收液中硫代硫酸根的浓度≤30mg/L,硫酸根的浓度≤50000mg/L,钙离子的浓度≥50mg/L,所述第五脱硫吸收液中pH值为6~7;
步骤S3中,所述第七脱硫吸收液中硫代硫酸根的浓度≤30mg/L,硫酸根的浓度≤50000mg/L,钙离子浓度≤20mg/L,氟离子浓度≤20mg/L,所述第七脱硫吸收液的pH值为5~6;
步骤S1中,所述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3%,所述SO2气体送至脱硫系统进行处理;
步骤S2中,所述石灰乳的质量分数≥10%;
步骤S3中,所述氟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3%。
2.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脱硫吸收液中去除硫代硫酸根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器(1)、第二反应器(4)和第三反应器(7),所述第一反应器(1)与所述第二反应器(4)之间设有第一过滤器(3),所述第二反应器(4)与所述第三反应器(7)之间设有第二过滤器(6),所述第三反应器(7)的出口与一第三过滤器(9)连通,所述第一反应器(1)、第二反应器(4)和第三反应器(7)上均设有一pH检测仪(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从脱硫吸收液中去除硫代硫酸根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器(1)与所述第一过滤器(3)之间设有第一输送泵(2),所述第二反应器(4)与所述第二过滤器(6)之间设有第二输送泵(5),所述第三反应器(7)与所述第三过滤器(9)之间设有第三输送泵(8);
所述第一反应器(1)上设有初始脱硫吸收液入口(11)、硫酸溶液入口(12)、第二脱硫吸收液出口(13)和二氧化硫气体出口(20),所述初始脱硫吸收液入口(11)与前端脱硫系统的贫液储罐连通,所述第二脱硫吸收液出口(13)与所述第一输送泵(2)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器(4)上设有第三脱硫吸收液入口(14)、石灰乳入口(15)和第四脱硫吸收液出口(16),所述第三脱硫吸收液入口(14)与所述第一过滤器(3)连通,所述第四脱硫吸收液出口(16)与所述第二输送泵(5)连通,所述第三反应器(7)上设有第五脱硫吸收液入口(17)、氟化氢溶液入口(18)和第六脱硫吸收液出口(19),所述第五脱硫吸收液入口(17)与所述第二过滤器(6)连通,所述第六脱硫吸收液出口(19)与所述第三输送泵(8)连通;
所述第一反应器(1)、第二反应器(4)、第三反应器(7)上均设有搅拌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创新分公司,未经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创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52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