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玻璃容器的高湿强度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5227.9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何胜;曹少波;吴永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南宝高盛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7/02 | 分类号: | C09J157/02;C09J11/06;C09J11/08;C09J153/02;C09J191/00;C09J191/06;C09J109/00;C09J123/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保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4 | 代理人: | 高淑怡;赖秀芳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玻璃 容器 强度 热熔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容器的高湿强度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高湿强度热熔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计的组分:橡胶油12‑20%、橡胶聚合物22‑32%、增粘树脂40‑55%、聚烯烃3‑14%、抗氧剂0.1‑1%、偶联剂0.3‑1.5%;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制备的热熔胶对冷藏的贴合好的玻璃容器,在储存环境有高浓度湿气时,粘结界面凝结的水不会降低热熔胶对玻璃容器的粘结强度,粘结强度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此外,通过配方的改良,使得偶联剂的分散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在制备过程中,低温时延长抽真空时间,最终可使成品无气泡、无杂质、各项性能指标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熔胶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玻璃容器的高湿强度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高端饮品为避免高温引起的饮品口感和品质的变化,通常会采用低温库藏或将玻璃容器冷藏后再做灌装的操作,在环境温度逐渐回升的过程中,玻璃容器表面易产生少量凝结水,而玻璃容器表面水的存在会导致普通热熔压敏胶无法与其产生良好的粘结,造成热熔胶掉落或者无法贴合的情况。
而反应型湿气固化热熔胶可解决以上问题,但由于其在制备、包装、仓储、运输、最终的使用过程都很严苛导致其价格高昂;如反应型湿气固化热熔胶在生产过程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压力等外部因素,反应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工艺,防止出现爆聚或者反应不完全的情况,同时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在隔绝水汽的条件下进行,需要充氮气保护,生产完成后,还需要使用专业的清洗剂对反应釜进行清洗,以避免残留在反应釜中的胶水与空气中的水汽反应,造成反应釜损坏的情况;且其包装需使用铝袋或者铁桶装,以避免与空气中水汽的接触,包装材料更贵;此外,反应型热熔胶在仓储运输时,需避免产品与空气接触,包装出现破损就会直接导致产品因与空气中的水汽反应而直接无法再使用,胶机设备也需要使用可以充氮保护的专业的胶机设备;在最终喷胶操作时也需要专用的热熔胶设备,采用氮气保护的方式才才可以保证反应型热熔胶性能的稳定,对人员操作和设备的要求都很高。
上述种种原因造成应型湿气固化热熔胶价格高昂,是普通热熔胶价格的2-5倍。然而普通热熔胶对表面含水的玻璃容器无法进行贴合,已贴合玻璃容器的压敏胶产品在高湿度环境下粘结强度大幅度降低,甚至直接脱落。
因此需进一步研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容器的高湿强度热熔胶,本发明制备的高湿强度热熔胶对冷藏的贴合好的玻璃容器,在储存环境有高浓度湿气时,粘结界面凝结的水不会降低热熔胶对玻璃容器的粘结强度,粘结强度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容器的高湿强度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玻璃容器的高湿强度热熔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计的组分:橡胶油12-20%、橡胶聚合物22-32%、增粘树脂40-55%、聚烯烃3-14%、抗氧剂0.1-1%、偶联剂0.3-1.5%;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高湿强度热熔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计的组分:橡胶油12.5-18.6%、橡胶聚合物25-31.5%、增粘树脂45-54%、聚烯烃3.2-10%、抗氧剂0.3-1%、偶联剂0.3-1.5%;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高湿强度热熔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计的组分:橡胶油12.5-18.6%、橡胶聚合物26.6-31.2%、增粘树脂45.8-52.4%、聚烯烃3.2-9.8%、抗氧剂0.4-0.8%、偶联剂0.3-1.5%;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聚烯烃为聚丁二烯、聚异丁烯、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南宝高盛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南宝高盛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52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