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电瓶车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4484.0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9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曾超明;杨顺;杨飞飞;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合鑫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钱丽 |
地址: | 210043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装配 电瓶车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电瓶车充电桩及其装配方法,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由四根立柱围城的方形框架,所述立柱的内部开设有自上而下贯穿立柱的第一嵌装槽,纵向方向上相对两根立柱内第一嵌装槽的开口相对设置,每根所述立柱相对于第一嵌装槽的对应面上开设有第二嵌装槽,所述第二嵌装槽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嵌装槽的开口方向相反且贯穿立柱,每根立柱内部均还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设置在靠近第一嵌装槽的一侧且平行于第一嵌装槽,插槽上下两端同时贯穿立柱;还包括与第一嵌装槽、第二嵌装槽、插槽与互相配合设置的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前板,使得整个电瓶车充电桩具有可快速装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电瓶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瓶车充电桩是一种给电瓶车充电为目的而研发的产品,按照充电速度来分,可以分为快速充电桩和慢充充电桩。其中快速充电桩采用的是技术和慢充存在本质区别,目的也不同。快速充电桩优点是充电速度快,可以应急,或者临时充电。缺点是长期使用对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存在损害,一般多摆放在沿街店铺,报刊亭,自行车维修点仅供临时充电使用。
传统的电瓶车充电桩由于重量大,在短距离运输时需要耗费较大的精力,且壳体不方便整个拆卸维修,给一些需要携带充电桩的固定人群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电瓶车充电桩,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电瓶车充电桩,包括由四根立柱围城的方形框架,所述立柱的内部开设有自上而下贯穿立柱的第一嵌装槽,纵向方向上相对两根立柱内第一嵌装槽的开口相对设置,每根所述立柱相对于第一嵌装槽的对应面上开设有第二嵌装槽,所述第二嵌装槽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嵌装槽的开口方向相反且贯穿立柱,每根立柱内部均还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设置在靠近第一嵌装槽的一侧且平行于第一嵌装槽,插槽上下两端同时贯穿立柱;还包括互相包围设置的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前板,顶板和底板的规格相同,顶板包括覆盖部和位于覆盖部四角处的延伸部,位于覆盖部同一面上的两个延伸部与横向方向上两根相邻立柱内的第一嵌装槽配合固定,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两侧端均向垂直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方向上延伸有插接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插接部均插接固定在横向方向上两根相邻立柱内的第二嵌装槽内,所述前板和后板均插接并固定在两根纵向方向两根立柱内的插槽中。
上述所述横向上相邻两根立柱的对应面上均开设有两组与第一嵌装槽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同根立柱上的两组第一安装孔分别设置在靠近第一嵌装槽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处,延伸部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一螺纹,通过插入到第一安装孔和第一螺纹孔内的沉头螺钉将顶板和底板固定,纵向上两根立柱的外侧面开设有若干组贯穿立柱且与第二嵌装槽相连通的第二安装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插接部上均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通过插入到第二安装孔和第二螺纹孔内的沉头螺钉将左侧板和右侧板固定,所述立柱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组与插槽连通的第三安装孔,前板和后板的内部均设置有与第三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三螺纹孔,通过插入到第三安装孔和第三螺纹孔内的沉头螺钉将前板和后板固定。
上述所述插槽设置在第一嵌装槽远离立柱内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在同根立柱上第一安装孔的相反面并于第二安装孔位于同一侧。
上述所述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前板围城一供设备放置的容腔,右侧板上铰接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容腔分割呈若干小的分腔,隔板上开设有供设备固定的第四安装孔。
上述所述右侧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开口与容腔连通的置物槽,置物槽的侧壁开设有向内延伸的转槽,隔板的侧表面固设有转轴,转轴转动的设置在转槽内,所述左侧板上设置有第四螺纹孔,隔板端部开设有与第四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五螺纹孔,当隔板转动至与右侧板垂直时,通过插入到第四螺纹孔和第五螺纹孔内的沉头螺钉将隔板固定。
上述所述每个置物槽的下方均转动设置有用来限制隔板位置的限位块,用于将隔板限制在置物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合鑫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智合鑫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4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