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模具的侧向进胶脱水口装置和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43183.6 | 申请日: | 202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2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合;张智锋;丘永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盈旺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38;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吴莉莉 |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东坡大道欣旺达产业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侧向 脱水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注塑模具的侧向进胶脱水口装置和模具,该侧向进胶脱水口装置包括:镶件组件,镶件组件上设有流道和第一顶推部,第一顶推部位于流道下方,第一顶推部用于沿第一方向顶出流道内的水口;行位座,与镶件组件连接,行位座设有沿预设角度倾斜的第一斜面;弹性部,弹性部一端用于与模具体固定,弹性部另一端与行位座连接;铲基,铲基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相同;模具合模时,铲基与行位座连接,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贴合,弹性部处于弹性压缩状态,模具开模时,铲基沿第一方向移动与行位座分离,弹性部恢复变形顶推行位座带动镶件组件共同沿第二方向移动,流道与制品分离。开模过程中自动完成流道内水口脱模。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侧向进胶脱水口装置和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前壳等具有五金模件植入的注塑类产品,在注塑成型时,模具的胶位部分细长,而且注塑的塑材混加玻纤材料,导致塑材比较脆硬,模具的浇口不适宜采用潜伏、牛角或弯钩样式的进胶类型,根据相关材料的注塑流长特性,采用常规的进胶方式设计模具进浇口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困难,如采用从产品外侧行位上侧向点进胶方式,由于制品侧向的注塑位置包藏在行位镶件内,导致浇口及流道内的水口部分位于行位镶件内无法顺利取出,存在水口脱模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侧向进胶脱水口装置和模具,以解决现有模具存在的水口从行位镶件上脱模困难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侧向进胶脱水口装置,包括:
镶件组件,所述镶件组件上设有流道和第一顶推部,所述第一顶推部位于所述流道下方,所述第一顶推部用于沿第一方向顶出所述流道内的水口;
行位座,与所述镶件组件连接,所述行位座设有沿预设角度倾斜的第一斜面;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一端用于与模具体固定,所述弹性部另一端与所述行位座连接;
铲基,所述铲基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相同;
所述模具合模时,所述铲基与所述行位座连接,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贴合,所述弹性部处于弹性压缩状态,所述模具开模时,所述铲基沿第一方向移动与所述行位座分离,所述弹性部恢复变形顶推所述行位座带动所述镶件组件共同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流道与制品分离。
可选的,所述镶件组件包括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所述第二镶件与所述行位座连接,所述流道设于所述第一镶件和所述第二镶件上;
所述模具合模时,所述第一镶件和所述第二镶件连接,所述模具开模时,所述弹性部恢复形变顶推所述行位座,所述行位座带动所述第二镶件共同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镶件和所述第二镶件分离,所述流道内的水口与所述第一镶件分离。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顶推部,所述第一镶件与所述第二顶推部连接,所述第二顶推部用于沿与所述第二镶件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顶推所述第一镶件。
可选的,所述第二顶推部包括弹针和第二弹簧,所述弹针与所述第一镶件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针相连,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行位座相连,所述第二弹簧用于在所述第一镶件与所述第二镶件分离过程中,恢复形变力顶推所述第一镶件与制品保持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斜面包括第二部,所述第二部为竖直设置的平面,所述弹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镶件连接,所述模具合模时,所述弹针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部,在所述第一镶件与所述第二镶件分离过程中,所述弹针沿所述第二部贴合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盈旺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盈旺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31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