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带天线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42500.2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8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师传波;王汉阳;吴鹏飞;侯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3/08;H01Q1/52;H01Q1/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带 天线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带天线及电子设备。微带天线包括辐射体及用于馈入射频信号的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辐射体上设有第一馈点和两个第二馈点。第一馈点位于辐射体的中心位置,第一馈点与第一馈源电连接用于将射频信号馈入辐射体,以激励辐射体产生TM02模。两个第二馈点偏离辐射体中心位置并与第一馈点间隔设置,第二馈源与第二馈点之间通过调节电路电连接,第二馈点用于将射频信号馈入辐射体,并且通过调节电路使第二馈点激励辐射体产生TM10模,进而使辐射体具有双微带天线性能。本申请提供的微带天线解决了现有微带天线SAR值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带天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现有的边框微带天线已无法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使用需求,需要在移动终端背部设置天线。常见的为贴于电路板的一维天线,由于在终端背部没有足够的投影净空,且天线的高度受到限制,导致一维天线的辐射效率较差。二维微带天线,即微带天线具有辐射效率高、通信性能好的优点,同时能够弥补一维天线高度不足带来的辐射效率损失的问题。然而,现有的微带天线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io,比吸收率,指单位时间内单位物质吸收电磁波辐射能量)高,会对用户造成一定的辐射伤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带天线,以解决现有微带天线SAR值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微带天线包括:辐射体及用于馈入射频信号的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所述辐射体上设有第一馈点和两个第二馈点,所述第一馈点位于所述辐射体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馈点与所述第一馈源电连接用于将射频信号馈入所述辐射体,以激励所述辐射体产生TM02模;两个所述第二馈点偏离所述辐射体中心位置并与所述第一馈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馈源与所述第二馈点之间通过调节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馈点用于将射频信号馈入所述辐射体,并且通过所述调节电路使所述第二馈点激励所述辐射体产生TM10模,进而使所述辐射体具有双微带天线性能。其中,所述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位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辐射体上设置第一馈点和第二馈点,第一馈点位于辐射体的中心,结构对称,TM02模的磁场在辐射体中心会反向相消,从而产生双SAR热点,降低了微带天线的SAR值,进而降低了电磁波对用户的辐射伤害。TM10模与TM02模共用同一个大口径辐射体,使得TM10模产生的磁场分散,进而使TM10模的SAR值显著降低,进一步减小了微带天线产生的电磁波对用户的辐射伤害。同时,采用调节电路从第二馈点向辐射体馈入射频信号,从而激励辐射体产生纯的TM10模,以使第一馈点与辐射体构成的天线以及第二馈点与辐射体构成的天线之间具有高的隔离度,避免产生信号干涉,影响微带天线的通信性能。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馈点用于将射频信号通过中心对称馈电方式馈入所述辐射体并在所述辐射体上产生第一方向的电流,所述第二馈点用于将射频信号通过分布式馈电方式馈入所述辐射体并在所述辐射体上产生第二方向的电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本实施例中,采用中心对称馈电方式从第一馈点将射频信号馈入辐射体,使得辐射体上产生的磁场在辐射体中心反向相消,进而降低了微带天线的SAR值,采用分布式馈电方式从第二馈点将射频信号馈入辐射体并在所述辐射体上产生第二方向的电流,使得TM10模在第一方向两侧的电流分散,从而使得TM10模产生的磁场分散,进而使TM10模的SAR值显著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2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