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油烯类化合物作为废橡胶溶解再生助剂的应用及一种废橡胶的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2022.5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2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任东辉;郝宽发;王文超;郭修瑞;汪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11/20 | 分类号: | C08J11/20;C08L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琪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油 化合物 作为 橡胶 溶解 再生 助剂 应用 一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松油烯类化合物作为废橡胶溶解再生助剂的应用及一种废橡胶的再生方法,属于橡胶再生技术领域。松油烯类化合物兼具橡胶溶胀剂和橡胶再生剂的功能,既能选择性地断裂废橡胶的中硫‑硫交联键,使废旧橡胶充分的解交联,也对废橡胶有着优异的溶胀性能,进行废旧橡胶再生时能够避免溶胀剂如甲苯、二甲苯的使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橡胶的再生方法,本发明以松油烯类化合物和/或马樱丹生物精油作为溶解再生助剂,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成本低廉,使用的溶解再生助剂可以循环利用,再生过程中无废气、废液产生,可实现废橡胶绿色环保溶解再生,所得再生胶具有低交联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再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松油烯类化合物作为废橡胶溶解再生助剂的应用及一种废橡胶的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废橡胶再生是解决废橡胶“黑色污染”、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法。橡胶再生的方法有很多,适于工业化应用的再生技术主要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是利用外加能量,如力、热、微波、超声等,将废橡胶中的交联结构打破,从而达到再生的目的。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助剂,如有机二硫化物硫醇、碱金属等,在高温作用下,借助于机械力作用,使橡胶交联键被破坏,达到再生目的。目前普遍采用的高温高压动态脱硫法是一种化学法再生技术,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温度为220℃、压力为2.5MPa)加入重油等再生助剂促使胶粉迅速溶胀,但因高温解聚是无选择性断链,致使橡胶分子主链断裂,使再生橡胶性能低。
中国专利CN111592685A中提出了一种硫化橡胶再生胶及其制备方法,使用3,6-二氧杂-1,8-辛烷二硫醇作为再生剂,能够选择性的断裂废橡胶中的硫-硫键,但是此法需使用甲苯、二甲苯作为溶胀剂,对环境有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松油烯类化合物作为废橡胶溶解再生助剂的应用及一种废橡胶的再生方法。本发明使用松油烯类化合物作为废橡胶的溶解再生助剂,绿色环保,能够选择性断裂废橡胶中的硫-硫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松油烯类化合物作为废橡胶溶解再生助剂的应用,所述松油烯类化合物为α-松油烯、γ-松油烯和异松油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当所述松油烯类化合物为α-松油烯和γ-松油烯时,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松油烯类化合物包括50~60%的α-松油烯和40~50%的γ-松油烯;
当所述松油烯类化合物为α-松油烯和异松油烯时,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松油烯类化合物包括45~55%的α-松油烯和45~55%的异松油烯;
当所述松油烯类化合物为γ-松油烯和异松油烯时,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松油烯类化合物包括40~50%的γ-松油烯和50~60%的异松油烯;
当所述松油烯类化合物为α-松油烯、γ-松油烯和异松油烯时,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松油烯类化合物包括30~40%的α-松油烯,20~30%的γ-松油烯和30~40%的异松油烯。
本发明提供了马樱丹生物精油作为废橡胶溶解再生助剂的应用,所述马樱丹生物精油的有效成分包括α-松油烯、γ-松油烯和异松油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橡胶的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废橡胶与溶解再生助剂混合,静置加热,得到橡胶溶胶分散液;所述溶解再生助剂为松油烯类化合物和/或马樱丹生物精油;
将所述橡胶溶胶分散液与絮凝剂混合,进行絮凝,去除溶解再生助剂后得到硫化橡胶再生胶。
优选的,所述废橡胶的质量与溶解再生助剂的体积比为1g:0.02~0.08L。
优选的,所述加热的温度为40~80℃。
优选的,所述静置的时间为48~1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20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