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益泵浦一体化掺铥光纤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41997.6 | 申请日: | 202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4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戎亮;任军江;马云亮;邢美术;顾劭忆;何耀基;邱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传输线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H01S3/067;C03B37/027;C03B37/0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 31285 | 代理人: | 黄琮;夏烨 |
| 地址: | 2004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益 一体化 光纤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增益泵浦一体化掺铥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增益单元纤以及沿所述增益单元纤外侧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的至少一根泵浦单元纤(5),所述增益单元纤包括增益单元纤纤芯(1)以及套设在所述增益单元纤纤芯(1)表面的增益单元纤内包层(2),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增益单元纤和泵浦单元纤(5)表面的外包层(3),以及套设在所述外包层(3)表面的涂覆层(4),用于保护光纤强度;所述增益单元纤纤芯(1)选自为掺杂石英玻璃材料,掺杂离子为铥;所述增益单元纤纤芯(1)折射率为n1,所述增益单元纤内包层(2)折射率为n2,所述外包层(3)折射率为n3,所述涂覆层(4)折射率为n4,其中所述增益单元纤纤芯(1)折射率n1大于所述增益单元纤内包层(2)折射率n2,所述泵浦单元纤(5)折射率与所述增益单元纤内包层(2)折射率n2相同,所述外包层(3)折射率n3小于所述增益单元纤内包层(2)折射率n2,所述涂覆层(4)折射率n4大于所述外包层(3)折射率n3;所述增益单元纤与至少一根泵浦单元纤(5)为物理相互紧密贴合而非熔融在一起的平行设置,使用时泵浦光从所述泵浦单元纤(5)端面注入并在沿着增益泵浦一体化掺铥光纤长度方向上传输的过程中逐步侧向耦合进入所述增益单元纤内包层(2),最终被增益单元纤纤芯(1)吸收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益泵浦一体化掺铥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单元纤纤芯(1)中还共掺杂铝、磷或铈中一种或多种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增益泵浦一体化掺铥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单元纤纤芯(1)的所述掺杂铥离子的掺杂浓度为5000ppm~20000pp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益泵浦一体化掺铥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单元纤纤芯(1)的所述掺杂铝离子的掺杂浓度为1000ppm~5000pp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益泵浦一体化掺铥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单元纤纤芯(1)的所述掺杂磷离子的掺杂浓度为200ppm~1000pp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益泵浦一体化掺铥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单元纤纤芯(1)的所述掺杂铈离子的掺杂浓度为500ppm~200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传输线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未经上海传输线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9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