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热裂解从废弃液相有机质中分离贵金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1879.5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牛晓璐;牛小川;赵凤娇;时圣玉;侯家彤;张海敏;童兰英;韩国乾;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3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裂解 废弃 有机质 分离 贵金属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热裂解从废弃液相有机质中分离贵金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有贵金属的废弃液相有机质置于分装容器中,并送入裂解装置,之后控制裂解器均匀升温至380‑400℃停留0.5‑3h,之后在分装容器中补加含有贵金属的废弃液相有机质至初次容量,之后继续在380‑400℃停留1‑3h,之后均匀升温至580‑620℃至裂解装置不再产生气体产物为止,分装容器内残留的即为贵金属含量较高的产物,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回收其中的贵金属,采用上述方法通过高温裂解的方式,可使可裂解的有机质部分转化为气态产物,从而实现其与固态成分的分离,较之现有的吸附处理方式,成本更低,且气态产物可以得到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贵金属回收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热裂解从废弃液相有机质中分离贵金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钌、铑、钯、锇、铱、铂6个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都非常少,这6个元素在化学上称作铂族元素,加上银和金,统称为贵金属,以上述贵金属为催化活性组分的载体类非均相催化剂和铂族金属无机化合物或有机金属配合物组成的各类均相催化剂统称为贵金属催化剂;铂族金属由于其d电子轨道都未填满,表面易吸附反应物,且强度适中,利于形成中间“活性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还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等综合优良特性,成为最重要的催化剂材料,贵金属催化剂由于其无可替代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石油、化工、医药、农药、食品、环保、能源、电子等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发现,上述贵金属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各种高沸点的副产物及其原料中的杂质使部分催化剂失活。失活的贵金属催化剂含贵金属的量依然远高于地壳中的含量,是重要的贵金属二次资源。由于国内贵金属的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因此大力发展贵金属的循环经济,从废料中高效回收贵金属在经济发展、科研、环保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其经济效益也是相当可观。
目前,常用的回收贵金属的方法主要有浸没燃烧法、萃取法、吸附分离法等。其中浸没燃烧法是在贵金属催化剂置于燃烧室中燃烧,同时提供充足的空气,生成物用水洗涤过滤后得到贵金属。此方法在焚烧过程中贵金属催化剂中的贵金属组分容易随烟尘挥发,造成贵金属的损失,使得贵金属的回收率较低,同时高温焚烧极易产生爆炸,并产生二噁英等剧毒物质,危险性高,对环境污染严重。
萃取法是利用酸与过氧化物加入到废催化剂中可以生成水-极性有机两相混合物,废催化剂中的贵金属络合物进入水相,使得贵金属与有机相分离。但是由于废贵金属催化剂中的贵金属含量浓度较低,废液非常粘稠萃取效果较低,回收率较低。
吸附分离法是在废催化剂中加入选择性吸附剂来吸附贵金属催化剂,然后用苯做溶剂,彻底洗除催化剂中的高沸点副产物,再经解析-净化提纯后获得相应的贵金属,采用此方法在回收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严重,且贵金属的总体回收率不高。
如上所述,现有大多数的贵金属催化剂均用于有机合成等领域,导致废贵金属催化剂中的液相有机组分较高,上述方法中这部分有机组分要么被焚烧,要么成为新的废液,难以达到更好的重复利用效果,因此如何提高贵金属的回收率,同时有效利用这部分有机组分,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热裂解从废弃液相有机质中分离贵金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有贵金属的废弃液相有机质置于分装容器中,并送入裂解装置,之后控制裂解器均匀升温至380-400℃停留0.5-3h,之后在分装容器中补加含有贵金属的废弃液相有机质至初次容量,之后继续在380-400 ℃停留1-3h,之后均匀升温至580-620℃至裂解装置不再产生气体产物为止,分装容器内残留的即为贵金属含量较高的产物,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回收其中的贵金属,采用上述方法通过高温裂解的方式,可使可裂解的有机质部分转化为气态产物,从而实现其与固态成分的分离,较之现有的吸附处理方式,成本更低,且气态产物可以得到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