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无缝盘拉盘管和不锈钢无缝直管对接盘管的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1801.3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5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高虹;翟丽丽;刘涛;沈卫强;常春;楚志兵;陈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格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1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无缝 盘拉盘管 对接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无缝盘拉盘管和不锈钢无缝直管对接盘管的生产线,进料区域包括依次设置的管坯进口、冷轧管机、外脱脂装置、内脱脂装置、辊底式光亮固溶炉、矫直机和超声波探伤装置;盘拉盘管生产区域包括依次设置的盘拉机、盘管清洗区、保温型光亮固溶炉、超声波探伤装置、盘管水压机和包装区,不锈钢无缝直管对接盘管生产区域包括依次设置的管与管高精度定位夹紧装置、环缝径向自动焊机、砂带行星抛光设备、数字式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牵引盘卷装置、水压试验机和矫直平台。本发明能够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和整体质量,节约能源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无缝盘拉盘管和不锈钢无缝直管对接盘管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锈钢无缝盘拉盘管和不锈钢无缝直管对接盘管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自不锈钢盘管诞生以来,以其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品种多、规格齐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核工业、医药、食品、船舶制造等行业。
目前,市场上的不锈钢无缝盘拉盘管和不锈钢无缝直管对接盘管生产周期长,并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同时降低了不锈钢无缝盘管的生产效率。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一种不锈钢无缝盘管生产线在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特别是减轻或取代特殊条件下的人工操作劳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锈钢无缝盘拉盘管和不锈钢无缝直管对接盘管的生产线,能够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和整体质量,节约能源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不锈钢无缝盘拉盘管和不锈钢无缝直管对接盘管的生产线,包括进料区域、平行设置在进料区域两侧的盘拉盘管生产区域、不锈钢无缝直管对接盘管生产区域和PLC总控制系统控制连接,所述PLC总控制系统与进料区域、盘拉盘管生产区域和不锈钢无缝直管对接盘管生产区域,所述进料区域的出料端与盘拉盘管生产区域进料端之间设有第一横移装置,与不锈钢无缝直管对接盘管生产区域进料端之间设有第二横移装置;
所述进料区域包括依次设置的管坯进口、冷轧管机、外脱脂装置、内脱脂装置、辊底式光亮固溶炉、矫直机和超声波探伤装置,从所述管坯进口送入管坯,管坯依次通过冷轧管机、外脱脂装置、内脱脂装置、辊底式光亮固溶炉、矫直机和超声波探伤装置处理后成为管材,管材被送入第一横移装置或第二横移装置,所述第一横移装置将管材送入盘拉盘管生产区域,所述第二横移装置将管材送入不锈钢无缝直管对接盘管生产区域;
所述盘拉盘管生产区域包括依次设置的盘拉机、盘管清洗区、保温型光亮固溶炉、超声波探伤装置、盘管水压机和包装区,所述管材依次通过盘拉机、盘管清洗区、保温型光亮固溶炉、超声波探伤装置、盘管水压机和包装区加工成盘管后送出;
所述不锈钢无缝直管对接盘管生产区域包括依次设置的管与管高精度定位夹紧装置、环缝径向自动焊机、砂带行星抛光设备、数字式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牵引盘卷装置、水压试验机和矫直平台,所述管材依次通过管与管高精度定位夹紧装置、环缝径向自动焊机、砂带行星抛光设备、数字式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牵引盘卷装置、水压试验机和矫直平台加工成对接盘管送出。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辊底式光亮固溶炉,最高工作温度:1180℃,保温区炉温均匀性在±5℃以内,炉温>1000℃,钢管内外截面温差≤3℃,均热段炉膛温控精度在±2℃以内。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盘拉盘管清洗区对盘管通过内壁和外壁同步清洗,通过超声波清洗对盘管外壁进行清洗,通过流体推动海绵球在盘管两端进行往复式清洗。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型光亮固溶炉的感应加热线圈为多圈铜管螺线圈管结构,所述保温型光亮固溶炉具有九个测温装置,通过PID运算闭环控制,温度控制在±2℃,实现温度的恒定。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型光亮固溶炉内保护气为含氢气体,保温型光亮固溶炉的隔气室利用氮气墙以及三道闸门交替动作阻隔炉内氢气与外界空气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显示系统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氢能源车辆用延时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