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基地雷达有源假目标鉴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1779.2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4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赵珊珊;杨彪;易民举;刘子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志平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地 雷达 有源 目标 鉴别方法 系统 | ||
1.一种多基地雷达有源假目标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目标的接收信号矢量,其中所述目标由多基地雷达检测得到;多基地雷达系统由M个发射站和N个接收站组成,对探测区域进行协同探测,检测到K个目标,设各目标的接收信号矢量为xk,矢量维数为MN×1;
根据所述接收信号矢量,计算每两个目标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下式计算:
式(1)中,r(xi,xj)表示第i个目标和第j个目标之间的相关系数;xi表示目标i的接收信号矢量,且i=1,2,…,K;xj表示目标j的接收信号矢量,且j=1,2,…,K;K表示检测到的目标的总数;E(xi,xj)表示xi×xj的均值;
根据所述相关系数,将目标进行聚类分析,包括:
步骤1:将K个目标的接收信号矢量各单独分为一类,得到K个目标类{C1,C2,...,CK},每个目标类内仅包含一个目标;
步骤2:计算每两个目标类之间的距离,通过下式计算:
式(2)中,采用最长距离计算两个类之间的距离;k和l表示类的序号;Dkl表示两类Ck和Cl之间的距离;J(xi,xj)表示第i个目标和第j个目标之间的距离,通过下式计算:
J(xi,xj)=1-r(xi,xj) (3)
式(3)中,J(xi,xj)表示第i个目标和第j个目标之间的距离;r(xi,xj)表示第i个目标和第j个目标之间的相关系数;xi表示目标i的接收信号矢量,且i=1,2,…,K;xj表示目标j的接收信号矢量,且j=1,2,…,K;
计算每两个目标类之间的距离Dkl时还能够使用最短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可变类平均法、可变法和离差平方和法;
步骤3:设类Dkl间距最小的两个目标类为Cp和Cq,将Cp和Cq中的目标进行合并,得到一个新的类Cp∪Cq;
步骤4:利用合并后的新的类Cp∪Cq替代原来的两个目标类Cp和Cq,则类的个数减少一个;
步骤5:重复实施步骤1~步骤4,进行类的合并,直至类的个数达到设定数目G,得到聚类分析的结果:将K个目标分为G个目标类,每个目标类为Cg,g=1,2,...,G;
步骤6:对每一个可能的目标个数G=1,2,...,K,重复步骤1~步骤5,得到聚类分析的结果Cg,g=1,2,...,G;
步骤7:计算最优聚类个数,通过下式计算:
式(4)中,L表示最优聚类个数,HS(g)表示每个目标个数下的HS指标,由下式计算得到的:
HS(G)=|hom(G)-seq(G)| (5)
式(5)中,hom(G)表示聚类结果中类内目标之间具有的类聚的结构的程度,通过下式计算:
式(5)中,seq(G)表示聚类结果中类与类之间被较好分开的程度,通过下式计算:
式(6)和(7)中,ng为目标类Cg中的目标个数,且g=1,2,...,G;ns为目标类Cs中的目标个数,且s=1,2,...,G;r(xi,xj)表示第i个目标和第j个目标之间的相关系数;xi表示目标i的接收信号矢量,且i=1,2,…,K;xj表示目标j的接收信号矢量,且j=1,2,…,K;
步骤8:将最优聚类个数L对应的聚类结果作为目标聚类的最终聚类结果:将K个目标分为L个类,每个目标类为Cl,l=1,2,...,L;
采用门限检测对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鉴别,得到聚类的类别,根据聚类的类别得到聚类中各目标是否为有源假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7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