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声学包装系统的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1772.0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8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文;杨健国;庞剑;贾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10K11/168;G06F113/20;G06F11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声学 包装 系统 布置 方法 | ||
1.一种车辆声学包装系统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计算隔声系统从车外到车内方向上各区域的车体总面密度ρ,根据各区域的车体总面密度ρ的差异对车体结构层P进行单元网格划分,划分出多个网格单元,分别为U1、U2、···、Un;其中,将车体总面密度相同的区域作为一个单元网格,将车体总面密度ρ发生突变的位置作为该单元网格的边界;
布置密封件层S,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密封件层S的材质,从车外到车内方向上,密封件层S的面密度总和等于与之配合位置周围区域中最小的车体总面密度;
布置声学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隔声系统的功能区域、制造工艺和面密度的差异将车体结构层P划分成多个声学材料规划区域;
然后根据各声学材料规划区域的厚度空间、目标面密度与车体总面密度ρ的差值选择声学材料的组分层数;组分层数为单层材料、双层材料和三层以上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组分层数的各层材料为硬层H或软层L;其中,单层材料为硬层H或软层L;双层材料由两层硬层H构成或两层软层L构成或一层硬层H和一层软层L构成;三层以上材料由一层硬层H和多层软层L构成,或多层硬层H和一层软层L构成,或多层硬层H和多层软层L构成;
其中,目标面密度为车体结构层P上累计面积占比超过预设值的最大总面密度;
根据各声学材料规划区域对应的组分层数布置各层声学材料;
布置硬层H时,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临界面密度p'S;其中,临界面密度p'S是车体结构层P上累计面积占比超过预设值的第二大总面密度;预设值根据具体车型隔声性能要求确定,累计面积占比表示每个总面密度所对应网格单元总面积的累计占整个隔声系统总面积的百分比;
确定硬层H所需面密度ΔpS,硬层所需面密度ΔpS等于目标面密度与临界面密度p'S的差值;选择硬层H的材质,根据硬层所需面密度ΔpS和所选硬层H材质的密度,确定所选硬层材料的厚度;
确定硬层H布置网格区域,以车体总面密度小于目标面密度的网格单元为硬层布置网格区域;
布置软层L时,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软层L所需面密度,软层L所需面密度等于临界面密度p'S与对应网格单元的车体总面密度的差值;
选择软层L的材质;
确定软层L的厚度和布置网格区域;其中,对于能随形制作的软层L,根据软层L所需面密度和所选软层L材质的密度计算软层的厚度,软层L布置网格区域为所有小于临界面密度p'S的网格单元;对于不能随形制作的软层L,以预设初始厚度的软层L所对应的面密度为增幅,通过近似方法逐一确定各网格单元所需铺设软层L的厚度,使软层L的总面密度逼近临界面密度;
布置面料层C时,具体步骤如下:
面料层C布置的网格区域根据车的外观、隔热和隔声要求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声学包装系统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隔声系统从车外到车内方向上各区域的车体总面密度,具体步骤为:
对于单层材料,总面密度等于材料密度与厚度的乘积;其中,单层材料为钣金或阻尼胶;
对于多层钣金,总面密度等于多层钣金面密度的总和;钣金包含加强板;
对于贴有阻尼胶的钣金,总面密度等于钣金面密度与阻尼胶面密度的总和;
对于孔洞或缝隙,其面密度为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声学包装系统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声学材料规划区域的厚度空间、目标面密度与车体总面密度ρ的差值选择声学材料的组分层数,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对于厚度空间在15mm以下,面密度差在2kg/m2以下的,采用单层材料;
对于厚度空间在15mm以下,面密度差在2kg/m2以上的,采用双层材料;
对于厚度空间在15mm以上,面密度差在2kg/m2以上的,采用三层以上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7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