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误触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1520.8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0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旭;李树鹏;曹桂明;隋涛;谭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化雨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误触 方法 穿戴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误触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防误触方法包括:若检测到触控结构被触发,则获取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其中,触控结构和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均设置于可穿戴设备的外壳侧壁,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与触控结构的距离不相等;判断所有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是否均在对应的参考压力区间;若是,则响应触控结构被触发的事件;若否,则判定触控结构被误触,不响应触控结构被触发的事件。本申请能够检测多种场景下的误触现象,提高了识别误触的准确率。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及一种存储介质,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误触方法、一种可穿戴设备及一种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可穿戴技术的发展,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已经被普遍使用。可穿戴设备上通常设置按键、滚轮等触控结构,用户通过按压或旋转触控结构实现与可穿戴设备的人机交互。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存在由于用户误操作导致的触控结构误触,如手撑桌子时智能手表的大面积外壳都会有皮肤接触与压迫,此时产生表冠误触。本领域中主要通过分析用户状态(如是否抬腕、是否睡眠等)来判断是否存在误触现象,但是根据用户状态分析误触所覆盖的场景范围较少,无法准确识别误触现象。
因此,如何提高识别误触的准确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误触方法、一种可穿戴设备及一种存储介质,能够提高识别误触的准确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误触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防误触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触控结构被触发,则获取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其中,所述触控结构和至少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外壳侧壁,至少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触控结构的距离不相等;
判断所有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是否均在对应的参考压力区间;
若是,则响应所述触控结构被触发的事件;
若否,则判定所述触控结构被误触,不响应所述触控结构被触发的事件。
可选的,在获取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之前,还包括:
接收参考压力区间设置指令,并输出提示用户在非误触条件下触发所述触控结构的提示信息;
获取至少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参考压力值,并根据所述参考压力值设置参考压力区间。
可选的,在获取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之前,还包括:
采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数据;其中,所述佩戴状态数据包括体征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中任一种或任几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根据所述佩戴状态数据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已佩戴状态;
若是,则进入所述获取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的步骤;
若否,则执行所述可穿戴设备未佩戴时所述触控结构被触发对应的处理策略。
可选的,在获取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之前,还包括:
采集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处于按压状态和未按压状态时的压力测试值,根据所述压力测试值对所述压力传感器进行校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触控结构、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微控制单元和主控芯片;
其中,所述触控结构和至少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外壳侧壁,至少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触控结构的距离不相等,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发送至所述主控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