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GO/ZIF-8复合纳米材料作中间层改性纳滤膜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1467.1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吕永涛;吝力;杨雅馨;成林珊;潘永宝;崔双科;刘爽;董晓莹;徐熔怿;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71/68 | 分类号: | B01D71/68;B01D71/56;B01D71/42;B01D71/34;B01D71/30;B01D71/26;B01D71/16;B01D69/12;B01D69/02;B01D67/00;B01D6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go zif 复合 纳米 材料 中间层 改性 滤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rGO/ZIF-8复合纳米材料作中间层改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底膜制备:将底膜高分子超滤膜材料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丙酮和聚乙二醇,配制铸膜液,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多孔支撑底膜;
(2)中间层制备:多孔支撑底膜浸润、清洗,将rGO/ZIF-8复合材料均匀分散在缓冲溶液中,超声处理;加入盐酸多巴胺后共沉积于多孔支撑底膜上,沉积完成清洗并进行热处理,形成PDA- rGO/ZIF-8膜:
(3)分离层制备:将PDA-rGO/ZIF-8膜置于多元胺水溶液中,一定时间后除去表面残余溶液并使PDA-rGO/ZIF-8膜表面充分干燥;另取多元酰氯-油相溶液于PDA-rGO/ZIF-8膜表面进行界面聚合反应,一定时间后除去残余溶液并进行热处理;制得高截留率的rGO/ZIF-8复合纳米材料改性有机分离纳滤膜,置于去离子水中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丙酮和聚乙二醇(PEG)的质量比为16:2: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聚砜、聚醚砜、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氨酯或醋酸纤维素、聚氯乙烯、聚己内酰胺或聚呋喃醇中的任一种;
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或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得多孔支撑底膜为超滤膜或微滤膜;将底膜置于乙醇溶液中浸润30-40min,之后用去离子水冲洗20-30s;rGO/ZIF-8充分均匀分散于缓冲溶液中,用细胞破碎仪以300-400w功率超声处理1-2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缓冲溶液为甘氨酸-盐酸缓冲溶液、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溶液、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缓冲溶液、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巴比妥纳-盐酸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硼酸-硼砂缓冲溶液、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和硼砂-氢氧化纳缓冲溶液中的一种;
缓冲溶液浓度为0.05-0.2g/L;rGO/ZIF-8复合材料浓度为0.002-0.01 mg/L;盐酸多巴胺浓度为2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PDA-rGO/ZIF-8溶液倒在多孔支撑底膜表面,并置于恒温水浴摇床上,20-30℃, 200-300rpm,振荡0.5-3h完成沉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沉积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膜面,后置于60-80°C烘箱中热处理10-15min形成PDA- rGO/ZIF-8中间层,进行下一步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胺的水相溶液中多元胺比例为0.5-5wt%,将PDA-rGO/ZIF-8膜置于多元胺水溶液中的时间为5-10min;多元胺选自乙二胺、己二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哌嗪、对苯二胺、间苯二胺和邻苯二胺中的一种;
所述多元酰氯选自均苯三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和5-异氰酸基间苯二甲酰氯中的一种;
所述油相为正己烷或正庚烷、十二烷或三氟三氯乙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多元酰氯-油相溶液中多元酰氯比例为0.05-0.25wt%;界面聚合时间为0.5-2min。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方法所制备得到的rGO/ZIF-8复合纳米材料作中间层改性纳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4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