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桥面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1226.7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帅;李璋;方聪;于鹏;杨坚;李水生;罗桂军;张胥;曾昭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方清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桥面 板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桥面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下层的预制桥面板层和上层的现浇桥面板层,预制桥面板层设有后浇带,后浇带沿顺桥向设置,后浇带连接有均布式剪力钉,后浇带处设有钢筋骨架,钢筋骨架连接于预制桥面板层的钢筋网,钢筋骨架两端锚固在预制桥面板层中,钢筋骨架上部嵌入现浇桥面板层中。钢筋骨架能将预制桥面板横桥向各个部分连接成整体,起到预制桥面板架设和上层现浇层施工过程中桥面板横桥向稳定作用,同时钢筋骨架设置在后浇带处,在施加二期恒载和运营阶段钢筋骨架参与抵抗横桥向钢主梁位置处负弯矩,优化受力,无需二次支模,极大降低混凝土板应力集中,改善钢结构疲劳性能,该桥面板结构简单,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桥面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面板亦称行车道板,是直接承受车辆轮压的承重结构。在构造上它通常与主梁的梁肋和横隔板整体相连,这样既能将车辆荷载传给主梁,又能构成主梁截面的组成部分,并保证了主梁的整体作用。
为节约工期、减少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桥面板的工厂预制运输到现场快速装配施工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预制桥面板均采用预留槽口,通过集束式剪力钉与钢主梁相连接,该方法存在预制混凝土板受力不均匀、混凝土板存在局部应力过大(应力集中)、钢结构疲劳性能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预制桥面板均采用预留槽口,通过集束式剪力钉与钢主梁相连接,存在预制混凝土板受力不均匀、混凝土板存在局部应力过大、钢结构疲劳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层桥面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层桥面板结构,包括下层的预制桥面板层和上层的现浇桥面板层,所述预制桥面板层设有后浇带,所述后浇带沿顺桥向设置,所述后浇带连接有均布式剪力钉,所述后浇带处设有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连接于所述预制桥面板层的钢筋网,所述钢筋骨架两端锚固在所述预制桥面板层中,所述钢筋骨架上部嵌入所述现浇桥面板层中。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层桥面板结构,所述后浇带将所述预制面板层分成若干块,利用所述钢筋骨架将预制桥面板横桥向各个部分连接成整体,起到预制桥面板层架设和上层现浇层施工过程中桥面板横桥向稳定作用,在吊装预制桥面板层时能够整体起吊,提高吊装效率,避免吊装环节预制桥面板层失稳,同时所述后浇带处的所述钢筋骨架与均布式剪力钉配合,在施加二期恒载和运营阶段所述钢筋骨架参与抵抗横桥向钢主梁位置处负弯矩,相较于现有集束式剪力钉预制桥面板,可极大降低混凝土板的应力集中,改善钢结构疲劳性能,优化受力;相较于现有的均布式剪力钉,无需二次支模,大大提高施工便利性,缩短工期,减少对桥下交通的影响;该双层桥面板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效果良好。
优选地,所述预制桥面板层的钢筋网包括若干横桥向钢筋和若干顺桥向钢筋,所述钢筋骨架焊接于对应的所述横桥向钢筋。
优选地,所述钢筋骨架为桁架构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钢筋骨架的顶面与所述现浇桥面板层中的现浇层横向钢筋高度适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钢筋骨架与对应的所述现浇层横向钢筋绑扎连接。
优选地,所述预制桥面板层的钢筋网焊接有预埋架立钢筋,所述预埋架立钢筋位于所述预制桥面板层的钢筋网上方并伸入所述现浇桥面板层。
优选地,所述预制桥面板层设于钢主梁上,所述剪力钉焊接于所述钢主梁顶板上。所述剪力钉贯穿所述后浇带并嵌入所述现浇桥面板层中。
优选地,所述预制桥面板层沿顺桥向包括若干预制桥面板,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桥面板之间通过胶条密封,防止上层现浇层施工时出现漏浆现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双层桥面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